蔡旭||香山轶事(二章)(本土/散文诗)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蔡旭 发布:2024-03-20

一块状元匾

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出状元的。

偌大一个广东,历史上也为数不多。

而中山曹边村就有一个。

那天我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块“状元及第”的牌匾。

这是清同治十年(1871年),39岁的梁耀枢高中状元的见证。

杉木楷书阳刻,四同通雕龙凤花卉装饰,正中横刻“钦点”二字,表明了它高贵的身份。

其实这位“广东最后一位状元”,此时已不算香山县曹边村人。

榜上写的是“广州府顺德县”。家居杏坛光华村。

不过状元郎没有忘记认祖归宗,于是这块匾来到了先祖的故乡。

这位“金玉状元”,还为曹边的武侯殿留下了墨宝。

一副石刻对联“功盖三分国,人当万里城。”就是他在光绪五年所题……

我见到那块状元匾,已过了逾150年,依然保存完好,光芒四射。

心想它竟然能避过那么多年的风云变幻、风雨电火,是多么的不容易。

深感到一代代曹边人对它的爱护,以及珍惜。

 

我不禁想起这位状元郎。

一个金榜题名的人,还能牢记祖先是哪里人。

一个身在外地的人,还能记着为先祖的故里做事。

这就难怪曹边人,一代代把他引为自豪。

难怪一块150多年前的牌匾,能得到珍藏,而依旧闪光……

曹边村航拍。缪晓剑 摄

 

海外乡亲与曹边学校

曹边学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告诉我它已90多岁。

这座两层带钟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1929年,由几位身在澳洲的梁姓乡亲捐建的。

由此开创了中山华侨捐建现代学校的先河。

我见到,爱国爱乡的曹边华侨,带回了外国的建筑风格,更带回了现代的教育观念。

方柱圆柱并立的楼廊支柱,采光明亮的天井,结构对称的两层楼,多格状细长形的窗户,楼顶上的小亭,处处显示着中西合璧的特色。

令我更为关注的是那些教室的名字:华立大厅、业荣教室、官招教室、云洲纪念图书室……

一间间,铭记着海外乡亲对故乡的贡献。

啊,90年,一代代养育的英才,就从这座校门中走出。

其中,近现代就走出了10名校长……

 

曹边学校,据知现在已经不是学校了。

20年前由于并校,学生们已迁到别处上学。

但我觉得,这间名副其实、不折不扣的学校,正在无声地继续讲课。

许多人同我一样,在这里——

见识了海外华侨拳拳的赤子之情;

感悟了曹边乡亲浓浓的感恩之心……

曹边学校。文波 摄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