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萍||伴枝鸣唱唤春归 (闲情/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邹德萍 发布:2024-02-06

在苏北黄海之滨我的家乡,进入冬季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清晨各种鸟语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远离了窗前,早已不见了鸟儿的倩影,而有种小鸟却始终没有撤离领地,它,便是很不起眼的麻雀。

我住在一楼,有个很大的天井,到了冬季花花草草已不能露天了,家里倒有几个盆栽的葱、蒜、菜等绿植,使得小院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冬天早晨天刚放亮时,就有麻雀叽叽喳喳地叫唤,把我从晨梦里唤醒,“恰似和春送暖风”,慢悠悠地穿衣下床,做些早上杂事。“冬寒麻雀站枯枝,无水无米最苦时。”冬天野外几乎没有食物可吃,我会趁着舀米煮粥时,撮起一小把米撒进天井水泥地上,然后观看小麻雀啄米,那机灵,那谨慎,那神情,特别的逗,让我心情大好。

只见麻雀儿啄米二三粒,抬头观左右,跳着寻粒米,动作像木偶。如有一点点异常响声,瞬间扑翅腾空,四处分散,或落在天井墙头,或停到车库房顶,或立于网线之上,当复又来觅食,便是“警报”解除时,又叽叽喳喳地欢快鸟语交流“虚惊一场”。再聚拢来快乐觅食,啄食一次,跳跃一下,发出喳喳声,有时翅膀还抖动着。让我想起:“叶落空头景色萧,成群雀鸟树枝摇。漫天雪裹荒原地,饿腹难扛上下跳”的诗句来,麻雀只能跳跃的原因是肉色的细腿没有关节,也是鸟中另类了。

麻雀一年四季都不曾离开过的,家乡随处可见它坚守的身影。春末和夏秋季期间,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走了又来来了又走的各种鸟儿,喧宾夺主地展现其优势或华丽,人们则对小小麻雀习惯到了“家常客”一样,这应是麻雀的荣幸,体现人与鸟自然的和谐。天天平静如常,日日飞来觅食,倒也放松了警惕,有时我还会故意轻叩窗棂,触碰玻璃,敲下门扉,拉开窗帘,等等,搞些小动作,制造点小氛围,为了给小麻雀增强忧患意识,紧张气氛,看看它的反应能力,临时应急处置表现,还有惊慌失措的憨态可掬。夫人说我像小伢子,其实是夸我童心未改,也算是种冬日情怀吧!

麻雀吃粮食也吃虫子,过去敲锣驱赶,插稻草人、拉彩旗吓唬。大人说捣麻雀窝,掏麻雀蛋,脸上会长麻雀斑,为了不变“雀斑脸”,我们小伙伴手下留情了,使得不少麻雀因此逃过一劫。下雪天,在门口场地上用竹匾柳匾支着捉麻雀,是儿时常玩的一种游戏。电灯照麻雀,都选择在刮北风的冬天,农村草房子的山头和檐口、瓦房缝隙,都有麻雀躲藏着,电灯一照,腹部白色羽毛显眼,用小网兜口对准一杵,碰到少数无动于衷的麻雀只好用竹竿子请其动身,惊飞入瓮,捉住手里,麻雀滚暖一肉团,呼吸急促,滴溜溜圆眼布满了惊恐,做好时刻逃走的准备。一次,别人逮了只麻雀送给小侄孙子玩,还没等抓牢系的线,麻雀便逃之夭夭,小孙子又哭又闹,哄他说麻雀去找它妈妈了,一句话孩子不哭了,抽噎着说“老师讲的,小鸟不能离开妈妈,它是妈妈的宝贝。”几岁孩童心里已种下这样的理念,我吃惊之后甚是欣慰,想想我们那代人没有把麻雀当成“宝贝”而有些汗颜。

麻雀,由曾经非常困难时期与人争食,而被错误划入“四害”之一,到今天被国家列入二类保护动物,我们应该为其文明进步而感到欢心,捕鸟已不是欢乐游戏,而是违法行径。

“最是鸟儿知树意,伴枝鸣唱唤春归。”在萧瑟寒风中,麻雀是十分可爱的小精灵,也是叽叽喳喳歌唱不停的最忠诚呼唤春天归来的人类朋友。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