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倩||《出伶仃洋》:拾起乡村记忆(艺坊/评论)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唐倩 发布:2023-06-08

从一方水土窥见被遗忘的村庄记忆
——读长篇纪实文学《出伶仃洋》有感

由于预产期临近行动不便,和先生商量后就直接把父母接过来横栏相聚中秋假期,母亲饭后来到房间闲来无事,翻到了我两年前婚礼当天的相册,庆幸我出嫁当天有留下在海洲旅居二十余年老房子的背景影像。自三岁我就来到了古镇海洲,外面是一条麻石板的老巷子,雕花门窗、深重的大木门保留着岁月的沧桑,这座两层青砖瓦房承载着的是我的童年回忆,再往上是我来广东之前的祁阳村庄记忆,朦胧中记起关于田埂、菜地、稻香、泥土以及漫天遍野的随性撒欢片刻,不由地想:文字和影像,已成为了我们记录过去的有力凭证,走得再远,我们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程明盛先生长篇纪实作品《出伶仃洋》

带着这样一种思绪,9月初拿到了祖悦老师寄过来的几本书籍,其中作者程明盛老师的《出伶仃洋》一书封面“崖口村人文镜像”几个小字很快吸引了我翻开阅读,全书分别由历史回响、乡土守望、土地情结、一村两制、舌尖上的崖口、崖口脸谱、民宿文化村、第三只眼共八大篇章构成,讲述了崖口村从围垦滩涂、电厂水利、人民公社、民风民俗、人文餐饮等方方面面关于“人、情、味”的乡村振兴人文史。作者从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出发,深入崖口村落,了解古旧村落背后的岭南农村发展史,过去的历史与当下的青年创业融为一体,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幅精神还乡的生态农庄影像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从中让人感受到固守传承与产业创新兼容迸发出的村庄价值,是背后生机勃勃的无限可能性。

一,人:先人与后辈在这片土地的接力传承

从伟人孙中山的崖口之行,到留守者孙妙茜,崖口伏击战,马了郎水库,拖拉机手,再到陆雁群的香港发迹史等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也都见证着“崖口人向海而生的命运缩影”,“窥见崖口人漂洋过海的生活细节”,从中了解到曾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革命及时代缩影。

和国内其他村庄一样,崖口也经历着时代动荡,并且在大时代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参与水利工程、成立电厂,在“没有外部支援,也能自行运行的小型社会,村里能解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几乎所有问题”,这和当时国内其他的村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多种优势,可以从文中看到聪明的崖口人也清楚自身优势,并能团结一心只为把自己的村庄发展壮大,让其更能适应后代子孙的生存。这一系列措施,让我想起曾在母亲口里听到的“挣工分、吃大锅饭”的时期,虽然我无缘得见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时代,但是在作者笔下仿佛又把父辈口中的人民公社时代在梦里再次走上了一趟。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村庄是最平凡的微观单元,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而首当其冲的是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国家级非遗项目“崖口飘色”传承遇困、守庙老人修复壁画却遭遇意外摔了腿、村民恪守耕读传家的教育办学等故事,是世代村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冀望,也是历史大潮中他们关乎传承希望与理想、信仰与力量的沧海一粟。

作为小康社会的“中山样本”,作者以真实的书写将崖口的“沙田水乡、围垦传统、集体出工制”通过一个个人物叙述的特写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融合了生存与生活、历史与未来、个人与宗族的人文概念,相对于人类不断向前的繁华都市梦,过去的农耕历史其实更值得为历史存照,从“来时的路”才能明了未来的我们“将往哪里去”。

二,情:映射乡土气息浓郁的人文乡情史

我的老家在湖南祁阳县,地处祁山之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鱼米之乡,曾过着记工分、拿粮票、以物换物的日子。祖父母辈勤勤恳恳,“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汉”,是踏实的庄稼人,村庄里劳作的粮食、菜肉虽能勉强温饱,但离改善家庭还有一段距离。90年代初正是南下打工潮最盛的时候,响应时代号召,促使无数“庄稼人”加入南下打工潮,而我的父母也正在其中,他们来到了广东中山,几年后由于放心不下将我带到了身边照料,并在当地入学。

这群“庄稼人”乘着这股改革的春风,或创业、或进厂,在物质短缺的经济时代通过勤劳智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子女教育等种种原因将户籍迁出了自己的家乡。我的父母虽然未将户籍迁出家乡,但在中山旅居二十余年的生活里却格外盼望老乡见老乡把酒言欢诉乡情的相聚时刻,我的父亲从青壮年时期到花甲之年都在这座城市度过,但问到他更喜欢哪座城市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唯有记忆里的那抹乡土能给予他满满的归属感,他们这代人乡音难改,乡情难弃,盼着总有一日终归故里,过上不问世事的晚年生活。

乡土为何如此让他们魂牵梦萦?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大概是源于“乡村是个熟人社会,人们聚族而居,相互之间亲如一家”,不像外出务工,仿佛一个闯入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带着乡土社会基因的他们,需要时间解除周边戒备才能慢慢融入,甚至怎么也无法融入都市生活里。

在研读这本书的时候,随着作者程明盛老师走进劳动模范谭胜华、满叔、网红书记、退休企业家肖炳林、摄影家张鉴来等人的视角,从他们的口中缓缓得知这片村庄过往的成长与蜕变,感受不同职业人群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的片段,他们热情、不设防地面对外来的客人,悠闲自在地过活自己“农村人”的生活,惬意且知足。

正是在作者程明盛老师的书写下,我看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炽热情感,促使留在当地的村民或以固守“记工分”的传承劳作,或以家庭店的形式繁衍生息,或利用村庄资源开创店铺,将崖口村庄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而这些故事也正映射着乡土气息浓郁的人文乡情史,是鲜少坚持固守自有土地,而选择出逃村庄那群曾经“庄稼人”所缺失的一份浓烈情怀。

三,味:最具风味的食物,都跟乡村有关

中国村庄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乡村振兴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蓬勃兴起。伴随新的机遇涌现,不断有新的村庄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而作为一个996的勤勉打工人,更是坚信“民以食为天”,原料新鲜的食物往往更具风味,而这些风味美食更多的时候来源于乡村那片肥沃的土壤。

想起自己第一次到南朗崖口,是在2014年的夏天,跟南朗的几个好友,去崖口海边看日出、云梯山爬山、崖口村集益庙群旁看夏日荷花池,等大半个小时吃上的崖口云吞肉鲜味美,在看似乡村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崖口的风景与美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翻开这本书,从作者的笔下得知:作为拥有690多年厚重村庄历史的崖口,如今已“保留了连片2000亩稻田,到崖口寻找乡愁,成为都市人群心灵之旅的首选”,崖口海岸线长风光绝美,生态环境绝佳,众多鸟类在此繁衍,很容易衍生短途旅游业以及孕育出蓬勃的民宿文化村,自然也少不了当地美食的召唤。

跟随作者的脚步,看到临海而居的村民将海鲜腊味、当地煲仔饭与自制云吞等原生态美食向过往旅客推广,养蚝、白蚬做滑油鱼干,“晒出儿时的味道”,吸引旅客浅尝“乡愁”滋味。而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从外求学归来,更喜欢在传统中加入自己的餐饮喜好——烘焙饮品,仿佛能看到未来热闹非常的集装箱小食街,这是舌尖上的崖口,是我们梦想中的高质量小康生活样本,是乡村振兴宏观叙事的细节补充,是一个重要时代的写实记录,更是中国村庄发展的珍贵存照。

看日出、观鸟飞、吃煲仔饭、逐步勾勒出旅游民宿文化的羽翼,让乡村的每一处淳朴人文被更多人知晓,是固守大集体原有制度之外结合当下社会发展步伐的变革盘活之路,这些平凡而鲜活的一个个故事,也许不久的将来能为中国越来越多的村庄提供参考样本,帮助他们找寻到更适合自己生存的振兴之路。

最近有部很火的文艺片《隐入尘烟》,播出后相继在网上引起讨论,这代表着乡村人,越来越多地开始被看见,被关注。就拿我自己家来说,我姑姑和外婆算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姑姑除了因孙子孙女上学而借住县城,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度过,庄稼地里庄稼人,靠天靠地靠庄稼过自己的小日子,他们虽跟《隐入尘烟》里面的农民生活相差甚远,但在中国更多的就是像他们那样依旧固守村庄、默默耕耘的农民。读这本书的同时,可以更为客观地了解当下农村,真实地感知振兴中的中国村庄,了解我们褪去绚丽都市外衣的精神内核,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与发展。

最后,出于对新生命的期盼,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带着自己即将出生的小孩重回村庄,和他再次了解中国农业社会的过去,看花如何开、水如何流、稻谷土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过程,感受世间万物如何缓慢度过自己的一生,从而尊重自然,了解生命,体恤万物,传承传统文化,一同感受过去淳厚而质朴的村庄记忆。

作者简介:唐倩,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随笔等作品散见于《中山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已出版散文集《寻梦古迹》,现为广告策划从业者。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