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1)申群喜:中山应挖掘人文精神,融入百姓生活
栏目:文棚 来源: 发布:2021-02-2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编前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力建设“湾区枢纽、精品中山”,推动中山市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建设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的要求,中山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简称“两个建设”)作为全市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山的文化资源禀赋有哪些?目前有何短板?“两个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推进?有何抓手?本报今日起推出“文化软实力 发展硬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专题,聆听汇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的声音意见,推动“两个建设”共商共建共享。


“中山有8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大湾区内是具有显著文化资源优势的城市,要推进‘两个建设’,当下要解决的是文化资源禀赋零散的问题,以及如何真正创新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城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来。”2月22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申群喜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回望历史找寻中山精神根基

“要建人文地标城市,不是狭义的看中山有什么建筑、地标、场馆,这是外化的载体,更看重的是这座城市内在的人文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一提起中山,就能想到的文化标识。”

在申群喜看来,中山800多年的历史文化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在近现代发展中融合海外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岭南香山文化,尤以商业文化、侨文化突出。申群喜称,中山要成为人文地标城市和文化引领型城市,首先就要凸显城市“文化名片”的辨识度,要深入挖掘城市人文精神,然后广泛进行大众传播。

“这就需要我们回望历史,从文化积淀、历史名人、改革发展中去找寻、提炼和传播,这是精神思想层面的引领,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城市振兴的力量所在。”他称,尤其近现代,中山因独特地理位置而得风气之先,人才辈出,如郑观应、孙中山等先贤,是中山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巨擘。改革开放以来,中山更是创造众多“第一”,成就“广东四小虎”,“这些都能溯源中山的城市人文精神的根基。”

中山人文禀赋深厚要“串珠成链”

申群喜认为,具体抓手是要继续擦亮孙中山这张文化名片,中山因孙中山而得名,同时“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等写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不过,目前也有短板,比如孙中山文化资源的展示度和凸显度还不够,对游客来讲,只知道孙中山故居,但实际上资源分散在各地,缺乏聚集度和展示度,如何‘串珠成链’,需要政府层面的规划和包装,真正让孙中山精神文化元素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文旅发展、市民日常生活中。”

“其次要深入挖掘香山文化融合性、包容性、创新性的区域文化内涵,这种区域文化的内涵丰富,既有远大理想,又创新实干,还诚信务实,这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山重振虎威最需要的精神内核。”

文化建设需长期投入,“等不得”也“急不得”

申群喜认为,文化建设等不得,因为事关城市的发展动力和市民的文化认同;同时也急不得,“文化建设是长期的,不能仅用经济效益衡量。”

比如石岐区在规划老城区发展时曾征求他的建议,“城市老街区、老建筑如何进一步保护和活化,仍然没做到位,不过好在中山没有乱拆乱建。”要盘活老街区、老建筑以及古村落,在他看来就是需要系统推进。一方面需要前期投入,另一方面需要高位谋划、整体包装推进,通过改善提升环境,让市民精神得到滋养的同时,能提升文化聚集度、展示度,让老城不空心有活力,从长远获得经济上的回报。

 

文化建设融入百姓生活可感可获

申群喜还建议,中山仍要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公共文化服务。

要将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融入到交通出行、站点标识、公共场馆、街头小景、民俗活动、非遗传承等中,让市民可感可知、可获可学。

高品位文化引领要有高水平“文化人”

“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需要一批有文化的人去做。”申群喜认为,要建人文地标城市和高品位文化引领型城市,最核心、最宝贵的生产要素就是各类文化人才队伍,这涵盖很多方面。

“比如针对中山文化地标分散的现状,可以资助专业机构、研究团队予以挖掘研究,其次需要专业传播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推广,形成‘爆点爆款’传播出去,然后还需要有设计开发专业团队,将资源整合落地、对外展示,真正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等。”

办高质量大学成文化引领前沿阵地

在申群喜看来,建设文化引领型城市还要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办好本地高校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文化研究创造、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传播上有着巨大作用。”因此,他建议,要重视大学建设,让大学成为研究挖掘文化资源的高地、传播普及文化的枢纽和城市文化引领的前沿阵地。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实习生 苏晓莹 陈琳琳
◆图+1、视频/记者 王云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蓝运良
◆编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1215人浏览   2024-03-27
推荐 8919人浏览   2024-03-26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8460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