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鸟死亡前的时候(世说/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03

鸟也不容易

飞翔,是鸟的使命;天空,是鸟的归宿。

有比飞更快抵达的动作吗?有比天空更大的家吗?

于是,我常羡慕一只鸟的自由自在。

据统计,自然界尚存九千多种鸟类,我国有两千多种。    

我活了半生,从北到南,未能走出楚国。

所见的鸟类不多,如今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更是罕见鸟影在眼前稍息停顿。

我只能写出记忆中出现过的鸟。

儿时,听爷爷讲"白头翁"学艺的故事,我就懂得了一只鸟的不容易。

漫天的麻雀,扑哧扑哧飞越在金黄的稻野上空,本以为在人们收获的季节可以顺势张嘴饱腹,风中的稻草人时不时举起袖子扑通扑通,麻雀吃得一惊一乍提心吊胆。

啄木鸟在树木密布的森林寻找一棵生病的树,打开双爪紧抠住树皮,张开坚硬的嘴,嗒嗒嗒啄开同样坚硬的木头,伸出舌头长矛,叼戳出隐藏在树木中间的虫卵,是否深感一顿美食来之不易?

我在湖边看水,水上倏地闪降一只玲珑的翠鸟,尖嘴头一个猛子扎进水中,顷刻衔起一条小嫩子鱼飞上岸。翠鸟若是没有练就火眼金睛与敏捷身手,怎么捕得到水中游戈的鱼?

怕冷的小燕子和大雁,在岁月春秋里总是经历着长途跋涉的艰辛。不停地筑新巢哺后代,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那是为了减少气流带来的阻力和压力。它们在长达一两个月的迁徙飞途中,不断更换"头雁"保持体力,一边飞还要一边"顶呱呱"地叫唤,激励同伴坚定不移地飞向目的地。如果群体中有一只鸟掉队了,它们就会放慢速度等那只落后的鸟,有点像我们人类创导的"团队精神"。可是我们人类往往又有悖常理:自顾自争强好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鸟,没有洞穴可冬眠,没有仓库可储食。

每一种鸟要想生存,不能太出头,这样会遭遇猎人的枪子,也不能饥不择食经不起诱惑,低头吃雪地的秕谷,不知天将降罗网?

每一种鸟都要学生存本领:布谷鸟要像公鸡一样打更报时"个个插田";喜鹊叽喳的声响不要停留在一个悲伤的人耳际;乌鸦要选择豪华的屋顶歇脚;鹦鹉八哥学舌不能多嘴扯是非;雏鹰生下来要接受万丈深渊洗礼;相思鸟要能忍受孤独寂寞;画眉、百灵鸟这些鸣曲子的鸟要会唱颂歌……

年轻时我识得的鸟很少,以为所有养在笼子里的鸟都叫"金丝雀",我还天真地艳羡它们的日子惬意,现供的吃喝,不用日晒雨淋边飞边觅食,岂不知,自由才是人与鸟共性的追求。

昨晚读儿子送的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起初以为写的是如同林语堂巜京华烟云》一样的家族恩怨,翻开惊了一诧:他写的是蝈蝈蛐蛐百灵鸟鸽子这些虫鸟。清末民初时期,老北京王孙子弟拿这些虫鸟把玩逗乐的。开篇详尽的写了百灵鸟,北派专养"净口"百灵,规定百灵鸟只许叫"十三套",鸟叫的时候还不许它改变次序,也不得中间偷懒遗漏或者胡乱重复。

为了把百灵培养成"名角儿",人也跟着摸黑下苦工夫,万籁俱寂百鸟皆喑的半夜,人提着鸟笼出来遛,黎明前必须赶回家,白天将笼子放在空水缸内盖上盖,百灵鸟与外界隔绝,雏鸟要拜老百灵为师,练声两年基本稳定,三年才能出师。一只鸟能有多长的阳寿?

我还曾在王家卫的电影《阿飞正传》里听说到: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人事加鸟事,烦繁冗杂,谁容易?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