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鹏‖岐江往事(本土/纪实)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03

岐江往事

从前的岐江河是可以游泳的,从前的岐江河水是可以吃的,从前的岐江河大大小小的河涌支流遨游着鱼虾蟹,捞起来就是一顿美餐……

老一辈人讲起岐江河,每个人都有一箩筐动人故事。

岐江河孕育了中山历史,流淌着中山记忆。风雨岐江,风烟往事,话匣子一旦打开,便关也关不住。

承载一城繁华盛景

1000多年前,中山人的母亲河岐江已存在。依照人类逐水而居的特性,中山文明开始在河边发育。

唐代,左丞相郑愚返回故里香山郡游玩,作《泛石岐海》诗一首,里头写道:台山初罢雾,岐海正分流。渔浦扬来笛,鸿逵翼去舟。

从前的岐江河比现在宽,被人们固执地称为“石岐海”。今时今日在天字码头旁边小公园问闭目晨运的老太太:“以前岐江河水是可以吃的吗?”老太太满脸自豪地回答:“当然,我们都是吃海水大的。”

“城边河水碧如葱,城外扁舟渡晚风。日落月来天在水,行人浑入镜光中。”从明代著名书画家、香山诗人伍瑞隆对岐江河的吟诵,可见从前河水的清澈。

当年岐江河,也曾有“月河渔火”的胜景。香山县评选的“香山八景”多次出现“石岐晚渡”,1985年“中山十景”评选,也有“岐江晚望”。香山的兴起,中山的兴盛,千百年来,都与岐江息息相关。它流经之处,都是中山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

话说香山刚刚开埠的时候,因为陆路交通落后,而岐江河东往广州西出澳门,又与东江和西江两大运河相连,贯通五湖四海,顺势便让石岐成为“水路辐射”的中心点。清代,旧香山县城一河两岸商贸活动已很发达,东岸凤鸣路有果栏街和油糖杂货铺成行成市,南基路的鲜鱼栏咸鱼栏,铁木家具作坊云集,商贸往来畅旺,岐江河发承载了一城繁荣盛景。

2002年,中山画家邓振铃曾作民俗长卷《故园忆旧图》,被誉为“中山版《清明上河图》”。这个史诗般的画卷从烟波浩渺的伶仃洋开始,沿着岐江河由东往西,畅快淋漓地展现出上世纪30年代直到解放前夕中山城区具代表性的重大面貌演变、重要的标志性景物和最具历史内涵的瞬间。“石岐镇商会”“永乐大旅店”“九曲河”“天字码头”“汇丰钱庄”“思豪大酒店”、“咀香园”、“罗奇生烟丝”等经典符号历历可见。

“1960年代我表妹在罗奇生烟厂当学徒,每月收入不过十元,所以下班还要撕烟叶來补贴家用。一箩烟叶8到10斤,撕一箩工钱2毛8,4点下班,撕到6点收工,才撕2箩左右,手指都撕到开裂。但那时年轻,也感觉不到生活的苦。”石岐老街坊玲姐忆当年,有感慨,更多是对青葱岁月的留恋。

中山“大笪地”

五六十年代的岐江河边生活,留在玲姐记忆里的重要符号还有“大庙下”“红旗戏院”“安栈粉面店”等等,它们几乎全在岐江桥头往东的孙文西路旁边,那一带,有个专属街巷名“大笪地”。

听过香港“大笪地”,广州“大笪地”,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山也有“大笪地”。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地名,更是作为一种城市记忆一种生活场景而存在。

中山大笪地的热闹,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红旗电影院开始的。

根据《中山市文化志》记载,红旗电影院位于石岐孙文西路大庙下大笪地,原名泰东戏院,约1914年开业,是香山最早的剧院,全院可容纳近2000人。1958年9月更名“模范戏院”实现自动化放映,成为当时广东3个自动化放映单位之一。1967年改名为红旗电影院,玲姐们也进入了自己的“电影院时期”。

“前座1毛5,后座2毛,楼座2毛5,三到五天换一部片子,《达吉和她的父亲》、《山间铃响马帮来》、《野火春风斗古城》、《九九艳阳天》……好多情节我到现在还记得。”玲姐说。

看完电影,还要有配套节目。安栈粉面店就在影院隔壁,营业时间从清早6点到半夜12点。门口用大柴火灶熬着牛骨汤底,热气腾腾。内堂大声喊:“牛腩粉一个!”师傅随即大声应答:“收到!”内堂再传话:“加底(大)!”师傅再应答:“嗱住(明白)!”暖笠笠的烟火味,就在人声鼎沸与香气四溢中,浓到化不开。

“招牌牛腩粉面3毛钱加2两粮票一碗,净粉净面只要8分钱,蛇猫鸡不记得3毛还是5毛一碗,补到流鼻血!”玲姐笑说。

红旗影院前面,便是大庙下,孩子们玩乐欢耍的天堂。这里有杂耍,小百货,扯线公仔(木偶戏),西洋镜,各种小商业繁茂。

网友“超记”说,最记得大庙下街口左边有个公仔书出租档。《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刘胡兰》等都能找得到。档主备有好些木凳仔,只要两分钱就能租一本公仔书看个够。在读物非常欠缺的年代,大庙下的公仔书出租档滋润着很多石岐人的少年时代。

“黄伟森玩魔术”则是少女玲姐的最爱,这个四眼仔尖嘴猴腮,拿起铜钱或扑克,张口一句“无毯又无扇,我话变就变!”围看的孩子们就哈哈大笑,乐不思蜀。

除了杂耍,大庙下更让人留恋的是各种美食小吃。“五香牛杂5分钱一件,牛肠、牛膀、牛肚以花椒八角陈皮熬制,可以一路香到孙文西!”还有南乳花生,和味龙虱,桂花蝉,猪油包……

“当年钻石酒楼的猪油包2毛钱一笼,面包皮用猪油捞面粉来制作,肥肉用糖腌过,香甜可口,真正食过返寻味。”

到现在,大庙下还有饮食界老字号留存,“浩辉肉丸粥”便是其一,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家传手打肉丸,据闻许多港澳客专程来此打包。

1996年10月25日,“麦当劳”在孙文西路口开业。1998年9月,孙文西路成为全国首条商业步行街。在各大商圈崛起之前,中山大笪地一直是中山人最喜爱的逛街淘宝圣地。

九曲河逝水流年

一河两岸三胜景,四位泳儿战绩惊;

五舟逐浪旌旗展,路上欢庆锣鼓鸣;

七手八脚翁渔乐,九曲河畔缘故情。

这首民间小诗,是岐江支流九曲河的欢乐写照。

九曲河发源于五桂山脉,穿过一城繁华盛景,汇入岐江河出口。

河口位于现在中恳广场偏南处,隔江遥对当年粤中造船厂即现在的岐江公园。

从河口往上溯,那一段名叫林涌尾,是水上居民晾网、搭寮居住的所在地,也是西江木排的堆放场。旁边是疏落而有序的水上居民小屋,杉皮顶、木板墙,小是小点,但屋里屋内抹拭得油光锃亮。这种在古越时期先民手上定型的棚屋,通常有一半搭建在水面上。门口面街,一进门就是厅兼房,靠水的一面,则是厨房和厕所。多根杉木桩从水下伸出,将棚屋稳稳地托在水面,一似湘西的吊脚屋。至于整座搭建水中的棚屋,则依靠跳板与陆地相通,入屋有如下船。棚屋旁通常拴着一两条小艇,以方便捕鱼、出行和日常生活。(引自刘居上《九曲河逝水流年》)

“这种水棚屋通常铺设高档坤甸木地板,很光滑,进门就可以随地坐。”玲姐说。

她和民俗画家邓振铃,70多岁的鉴叔,80多岁的日叔,都是林涌尾长大的孩子。

邓振铃难忘幼年时河对面飘香的酿酒厂,还有早晚水位差异有1米的涨落潮。更难忘夏日傍晚放学回来,书包一扔,一个猛子扎下河中畅泳。

日叔同样记得放学途中,九曲河沿岸水棚屋里孩子们乒乒乓乓跳下水的情景。“管他狗爬式还是鸭扒式呢,游得开心就得。”日叔说,解放前岐江河是很宽的,由于泥沙长年累月的堆积和建码头等等,河面慢慢变窄。九曲河也一样,小孩子“打石仗”扔石头总也扔不过对岸。摸虾,游泳,“打水仗”更是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遇着家里没菜的日子,阿妈说:“去捞点河虾回来吧。”日叔便痛快领命而去,“二两虾够一餐吃了。”

那可不是一般的虾,是抓起来就可以直接生吃的虾,清甜,干净。

玲姐则记得叔父家的大宅子,沿河有个小花园,里面种着胭脂红番石榴,把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格外香甜,惹人垂涎。游泳的小孩子经常过来偷摘,被叔婆看见便四下逃散,叔婆却只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喊道:“不要慌,不要跑——”

1950年代安栏路直到民权路之间有个天然大鱼塘,鱼塘边有个“卜卜斋”私塾(后来改为石岐三小),孩子们在里面朗读“人之初,性本善……”玲姐也在其中。

“以前纸币不好用,老师认物不认钱的,每年挑一担米给老师就好。”鉴叔说。他至今仍然住在林涌尾,家旁边有“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泥水工会祖师馆,二楼也曾作私塾。

老邻居们走的走了,搬的搬了,鉴叔舍不得离开林涌尾,家里两层小楼粉刷得干净雅致,日子倒也怡然自得,只是“九曲河再也见不到啦”。  

在被覆盖之前,九曲河水质已变。岐江水流入九曲河,顺路带来了河岸初期工业发展以及酒楼食肆兴旺的“手信”——排放污染。“70年代,涨潮的时候,河里还能洗衣,鱼还勉强能吃,但已经有火水(煤油)味。后来就连游泳都不可以了。”

自1983年最后一段被钢筋混凝土覆盖,“九曲河”便成了脚底下流淌的暗渠,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今它的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住宅群,车水马龙的马路,人们只能从民生路一带的“水关街”“水楼街”等地名中,遥想当年的小桥流水。

海边街、花尾渡、艇仔粥

岐江河既然曾称石岐海,有条“海边街”便不足为奇了。在如今中山一桥往南,千灯广场一带,便是当年的海边街。

“当年海边街沿路都是水棚屋,河面上船只往来不断,非常热闹。”

站在海边街街口的位置,目光越过围墙,会看见一支烟囱、几个圆形建筑物被原封不动保存了下来,那是旧时粮食局的办公楼和谷仓。

粮仓边上,掩映在小叶榕下有栋欧式大宅,今人评价这是全中山最有沪上风情的一栋老房子,只是已经墙色剥落爬满藤蔓,破败不堪。

“这间就是旧时的盲妹院。”玲姐说。

据中山市规划局《广东省中山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记载,这座被周围居民称为“盲妹院”的欧式建筑,“建于民国年间,占地面积1111㎡ ,建筑面积237㎡ ,私房”,建筑评级为B1级,属于特色建筑类,具有较高研究价值,2009年由市政府认定为“中山市历史建筑”。

“这个建筑是由私人捐出来的,50年代成为政府福利机构,里面住着一群女盲人,以帮人梳髻、剃面毛等维持生计,政府也有补贴。这一带建筑物都有特色,如被文创盘活,不知几盏鬼!”玲姐说。

被老街坊建议“盘活”的历史名词,还有“花尾渡”。

“以前最远的旅行就是来岐江码头坐船出(省)城了。饮茶,逛街,去文化公园海洋馆看鱼,行上下九吃五香牛杂,猪红汤,冰船,是最开心的事。”那时候“出城”坐的船,便是“花尾渡”。

花尾渡是19世纪末到1980年代两粤与珠三角地区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此种木船本身无动力,靠前面的机动船拖行,又因为船尾装饰得很漂亮,所以叫花尾渡。它曾经是珠江航运的主力,后来被钢壳动力船取代。

如果只是从岐江河东岸过到西岸,则只需要“艇仔”过渡。

“50年代石岐海有很多艇仔,比乌篷船小一点,两分钱就能过江。船家左手摇橹,右手撑竹篙掌握方向和泊位,是江面上的风景。”玲姐说。

艇仔多数由“水上人家”经营。繁华的商贸使岐江河段很早就衍生了许多水上人家,他们除了打鱼之外,还有从事运输、摆渡、水上旅业的。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岐江边还有水上公社、水上派出所、水上小学等,专门为水上人家服务。后来政府花大力气,建成了江畔新村等才令水上人家有了岸上固定居所。

在当年江面的艇仔中,有几只主营艇仔粥,多是夫妻档。在艇上,女的招呼客人和收银,传送粥品和洗刷碗勺,男的主理粥品,用大瓦煲以猪骨、鸡鸭或鱼骨熬好粥底,客人要吃时,将猪肚丝、烧鸭丝、鱿鱼丝、新鲜鱼片等各种粥料放入碗中,随即冲入滚热的粥底,撒上油炸花生米、炸米粉丝、生菜叶丝、芫荽、葱丝、紫苏叶等佐料,最后加入一小撮虾米、几滴麻油,热辣辣、香喷喷地端到食客面前。食客须即时搅拌粥料,趁新鲜热辣送入口中。

“五六十年代这样一碗艇仔粥只要三毛钱,现在就是30元我也愿意买来吃。”林涌尾街坊日叔说。

1951年,岐江河上兴建了第一座木桥,就是现在的岐江桥,结束了隆都往来石岐必须乘艇的历史,营运艇仔也很快消失于岐江,只有艇仔粥还在不时撩拨中山人的味蕾。以前行走广州、肇庆、梧州的花尾渡、红星轮上,还常有艇仔粥可吃,1982年石岐花尾渡消失,1998年红星轮停航,中山在船上吃艇仔粥的风情随水流去。

一代国企人的集体回忆

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岐江河强大的水路运输功能不仅撑起了一河两岸的商业繁荣,还促进了中山早期的工业发展。

1983年底中山撤县设市(县级市),工作重心由农村改革转向城市工业改革,1984-1988年间,岐江河边的国企发展进入高潮,长堤路、青溪路、南区渡头一带烟囱林立,如果留存到现在可能触目惊心,而在当年,却是工业繁荣的见证。

话说当年人们走过青溪路,无需用眼睛看,鼻子会告诉你正在路过什么工厂。空气中甜丝丝的是糖厂,一股酒糟味的是酒厂,感到一股粉尘干烙的是砖厂,充满机油味的是机床厂,一阵氨味的是氮肥厂,走过农药厂总要屏住呼吸……尽管如此,这些工厂,也曾是中山人的骄傲。

“记起有次西安电视台来玻璃集团採访,晚餐我负责在富华宫招待,点了禾虫,上桌时香气扑鼻,怎知吓得他们不轻。哈哈!转眼廿多年了。当年玻璃厂是全国5OO强之135名,有几项全国第一,如坦克车里的潜望镜玻璃,浮法玻璃,全国最大的马赛克生产线16条炉同时出品,每天产量可贴两座国际酒店,包括附楼。”中山国企前辈毛础岳回忆道。

玻璃集团位于岐江河西岸,当年在东岸与之齐名的国企是凯达精细化工。

从1965年单一生产农药的小厂起步,凯达精细化工逐渐成长为集化工、机械、印刷、冶炼、包装等行业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化工百强企业”“中国行业利税十强企业”“全国最大精细化工气雾剂生产企业”“中国日化行业功勋企业”,产销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气雾罐和气雾剂生产厂家。

国家级气雾剂技术研发中心设于厂内。当年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前来参观指导,欣然题字:“更上一层楼”。“凯达心,心连千万家”,这个广告语曾经家喻户晓,“灭害灵”杀虫剂更是直接“杀”入万户千家。

鼎盛时期凯达每年都会引进大批大学生和研究生,现任中山凯中有限公司日化销售部总监王向东1989年进入凯达工作,月工资七八百,而他当时在内地工作的同学工资普遍只有100多元。

“那时候凯达多有钱?十年不生产,发工资都没有问题。”王向东说。

他负责销售,但根本不愁卖。“95年以前产品供不应求,客户来帮我们搞卫生,求我们发货。岐江河的凯达专属小码头上停满了拿货的船,从夜里到白天,排队等候发货。”

不只是凯达化工有自己的小码头,清溪路的岐江河边一字排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一带的工厂都依赖水运。“塞船”现象时有发生,并排停船视觉壮观,不难想象当年工厂的兴盛与水运的繁忙。

“工厂都建在岐江边,不怕污染环境吗?”

闻此问,原凯达日化厂厂长贾爱华笑了,她说:“那时候人们可不懂什么污染,还盼着石岐纸厂排污把鱼毒晕好去捞鱼呢。”

诚然,热火朝天搞工业的年代,有些东西被人们轻轻地忽略了。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这一批工厂带动起中山工业的发展。中山机床厂发展成为中山游乐机械总厂,成为中山游戏游乐机械产业的中坚力量。石岐农药厂衍变为中山精细化工集团,引领中国的气雾制品行业。石岐砖厂化身成中山新型建筑材料集团,以水磨砖、水泥管桩引领建筑装修时尚和建材革新。从岐江河沿岸走出了中山改革开放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说那里是中山工业的摇篮一点不为过。

进入21世纪,青溪路上的工厂已经大部分外迁。

2011年中山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推动岐江河滨水景观工程改造,通过“一河”串联起“两岸”重要节点,将岐江河沿岸区域建设为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城市景观带,青溪路连接原有长堤路,成了中山“最美林荫道”,多个住宅楼盘连片开发,一种全新的一衣带水景致又在形成。

时过境迁,河水依旧。“人来人去潮消长,千古石岐难动摇”,中山人的母亲河岐江,经历了繁华与沉寂,浑浊复清明,成为千百年来城市发展的注解和见证。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3383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