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肇庆行(7)广宁庄源村:一株肉桂或刨出六千万元
栏目:文棚 来源: 发布:2020-10-19

肉桂树浑身是宝:
肉可食用或药用、
树皮可以做香料、
树叶可提取桂油、
边角料可作饲料……
真是长知识了!

9月底,由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第三轮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中山日报记者随采访团深入潮州、肇庆两地,走访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区以及肇庆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采访团离开潮州,乘坐约5小时高铁来到第二站——肇庆市。

“用九山半水半分地来形容这里,最合适不过了!”这是参与扶贫工作九年的中山驻封开(德庆)县工作组副组长徐振健对肇庆地形地貌最大的感受。这里每家每户大多不足一分地,如果驻村扶贫队要整合一片30亩的土地发展,需要说服上百户村民的同意,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耕地稀缺,但在大山的怀抱中,这里和潮州的山村一样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广宁是“竹子之乡”,产出两百多种竹子,还产出可入药的肉桂;“怀集木”、封开杏花鸡早已闻名遐迩……

从2016年开始,中山派出3个驻县组、93个驻村队、295名扶贫干部常驻扶贫一线,定点对肇庆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共93个省定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累计实现4738户136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中山的扶贫干部们或因地制宜,促进本地优势农产品提质提量;或嫁接中山特产,引入神湾菠萝、横栏花木,着力将贫困村的地理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如今,在中山的帮扶下,一个个贫困村,甚至带动一个镇、一个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金秋九月,走进广宁县五和镇庄源村,记者马上就被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肉桂树所吸引。房屋边、树荫下、空地上,随处可见辛勤的村民,飞快地挥舞着刀具从肉桂树身上剥取桂皮,之后把剥好的桂皮铺在自家走廊、空地等晾晒,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清新醉人的肉桂芳香……

庄源村自然环境优美,长期以来却饱受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收入低等问题困扰,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市科学技术局以及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对口帮扶庄源村,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肉桂产业作为庄源村主导产业,成立肉桂专业合作社,以肉桂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扶贫干部对症下药“除病根”

在庄源村村委会会议室,来自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扶贫队队长兼庄源村第一书记吴剑凡,向记者播放了他精心制作的多达70页的PPT,PPT围绕庄源村扶贫产业现状、扶贫产业发展、扶贫产业深思等主题进行详细剖析。这也是记者在此次采访活动中,驻村干部首次制作PPT进行讲解。作为一名80后驻村干部,吴剑凡给人的感觉是:稳重、干练、思维又清晰。然而,在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的他,其职业和专业背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9年3月底,吴剑凡到来之前,广宁县中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30亩(四会)砂糖桔,但近年来产量和质量都急剧下降,到2019年可食用产量仅仅25公斤,“说实话,刚开始来的时候,挺慌张的!”吴剑凡说。

但当他通过大量调研和走访后,没多久就发现了制约庄源村农业发展的原因。“我原先是在食药系统工作的,两名驻村队友也是在科技系统工作,可能是受专业和工作岗位启发吧。”吴剑凡和其他两名驻村干部发现,村里的种植项目不仅遭受大面积炭疽病害、杂草丛生、村民农耕禽养专业知识匮乏等多方面影响,而且邀请肇庆市农业专家到村进行勘察以及向肇庆市农业和国土部门调取土壤检测报告显示,其PH值(酸碱度)为4.6,是酸性土壤,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种植;再靠种植发展生产力,是一条闭合之路。

种不了农作物!庄源村该如何发展?在当地村干部和群众的启发下,吴剑凡果断放弃种植,主攻养殖。考虑一般饲养鸡方法与品种无法与现有市场的杏花鸡、文昌鸡、湛江鸡相比,失去市场竞争力以及先机,便结合当地特色的肉桂产业优势并创立产业品牌——肉桂鸡,即选取肇庆市优良的鸡苗,利用肉桂叶和肉桂片打碎成粉配以玉米混合装入饲料颗粒机中制成的饲料进行喂养。如今,在庄源村合作社基地,增加饲料颗粒机和孵化器,从原有的只销售成品鸡,到现在从饲料、到鸡鸭鹅苗、到成品都可以销售,同时还向当地村民既可以提供饲料和苗圃,也可以提供服务:把农户的饲料打成颗粒。

经过肉桂鸡的多番饲养过程取得一定进展后,在基地逐步增加肉桂鸭、肉桂鹅的饲养,而且不愁销路,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购买。今年1月—8月,合作社收入达到了23万元,村集体收入也已经超过10万元,而在2015年,该村村集体收入仅2.5万元。

肉桂成村民致富“钱袋子”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肉桂树似乎只有一种用途——生产桂皮,用来做烹饪香料,但尝试饲养肉桂鸡的成功,彻底启发了善于思考以及产品开发的吴剑凡。“我们对这里的肉桂进行了食用检和药用检,当然,肉桂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药用,而药用的价值是食用的三倍之多!”吴剑凡说,其实,肉桂树浑身上下都可以利用起来,树皮可以做香料,食用肉桂粉,也可以做中药,树枝和树叶用来提取桂油,剥完皮的树干被加工成灯具支架等工艺品,边角料可以制作饲料等,最后剩下的废料废渣还可以用来培育灵芝、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

在村委会产品展示区,摆放着由吴剑凡主导开发的肉桂系列产品,有肉桂咖啡、肉桂酱料、肉桂粉、肉桂片、肉桂饲料等。合作社也由原来2个不成气候的产品产出,现在发展成13个类别产品。

在10月16日中山市2020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暨中山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吴剑凡带去的肉桂咖啡最为火爆,前来品尝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为进一步壮大庄源村集体经济,真正意义上创建庄源村“一村一品”,打造肉桂产业链,调动贫困户和村民积极性,拓展贫困户就业等,驻村工作队将利用合作社名义投资人民币150万元在庄源村建造一幢5层高的“肉桂大楼”,一楼用作肉桂粉碎车间,收购庄源村民或贫困户提供肉桂皮进入车间进行粉碎包装形成定型包装产品对外销售;二楼用作肉桂油精炼车间,收购庄源村肉桂炼油厂提供的肉桂粗油进行加工过滤提取分装后对外销售;三楼用作生产肉桂酱,采收广宁县中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所种植的辣椒等作物,加上庄源村山上的香料等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肉桂酱;四楼用作生产肉桂培养基,收购当地村民去皮肉桂树干,进行粉碎加上营养土和其他培养材料生产出菌菇类的培养基;五楼用作生产肉桂香塔,利于一楼生产出来剩余的肉桂粉料加上檀香或沉香生产出肉桂香塔等香业产品。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筹建阶段。

吴剑凡说,全村肉桂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肉桂大楼建成后,每年可收购当地肉桂约50万斤用于置换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按照相应产品综合市场价每斤80元—160元算,一年的产值可在6000万元左右。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夏亮红
◆视频、图+4/记者 缪晓剑
◆视频制作/易承乐
◆编辑:蓝运良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9850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