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西区醉龙文化节开幕, 6条长洲仙艇首次集体亮相
栏目:文棚 来源: 发布:2020-09-26

一年一度的中山传统民俗大戏——西区醉龙文化节26日在中山美术馆广场上演,活动将持续2天。开幕式上,“醉龙舞”传承人黄金渐本色出演《穿越古今 醉龙传承》,让人对醉龙以及醉龙舞的认识耳目一新;首次集体亮相的6条长洲仙艇,在岐江河上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锐熙出席当天的开幕式。

●“醉龙舞”传承人穿越时空演短剧

26日上午9时30分许,岐江河畔,锣鼓喧天,六头醒狮时而眨眼睛、扇耳朵,时而跳跃、腾起,跟着鼓声节拍强劲而有力,不断地调节着现场的气氛,正式揭开第十届西区醉龙文化节的序幕。LED屏幕上播放历届醉龙文化节的精彩视频,每个镜头都展示着醉龙这一传统文化的高光时刻。

在开幕式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穿越古今 醉龙传承》历史短剧。这个由“醉龙舞”传承人黄金渐本色出演的历史短剧,带领现场观众一起回顾了醉龙历史,认识了醉龙舞的起源、招式、套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30分钟短剧中,黄敬斋、老师、学生、醉龙队员等剧中角色,融入了话剧、舞蹈、沙画等多种表演形式,将长洲醉龙演“活”了。

“这次历史短剧,是我们传承醉龙舞的一个创新形式。”黄金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几年他们坚持培养年轻人学习醉龙舞蹈、醉龙文化,也曾多次带队走出中山、走进校园表演,希望能通过每次的表演,不断传承、优化醉龙舞,以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擦亮“醉龙品牌”。

●6艘长洲仙艇亮相码头争渡岐江

上午11时许,岐江河西区段边,一场独具特色的长洲扒仙艇表演赛正在上演。在隆重的下水仪式后,长洲仙艇在20个扒艇能手一齐发力下,如离弦之箭穿梭于岐江河上,锣鼓声、喝彩声不断,热闹非凡。主办方还专门组织一批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围观。

长洲扒仙艇习俗,源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8),是西区长洲村特有的民俗文化,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和民俗传承,让民间瑰宝再次绽放光彩,本届醉龙文化节再次在岐江河上举办长洲扒仙艇表演赛,以弘扬仙艇文化。

记者现场见到,由120人组成的长洲仙艇队,分成6艘仙艇,从岐江河至人民大桥段之间进行表演比赛,整个赛程约有400米,每艘仙艇长约 3 丈,每艘坐 20人。“岐江河上,6艘长洲仙艇争相渡江,这一情形真让人一饱眼福,今天没白来。”从南区到现场看长洲扒仙艇表演赛的郭伯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仙艇和赛龙舟都是水乡人民喜爱的运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玩过仙艇,今日是特意过来看表演的。

●推出诱人可口的醉龙文化“菜单”

记者了解到,2天时间,除了醉龙历史短剧、长洲扒仙艇表演赛外,本届醉龙文化节延续政府搭台、群众受惠的方式,推出了非遗集市、醉龙巡游、少儿醉龙书画展等10多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醉龙文化盛宴。

如在中山美术馆侧方广场举办的非遗传承集市,就是以“醉龙舞”非遗文化为主题,里面设置了醉龙文创手工艺品作坊、少儿醉龙书画作品展、手绘醉龙活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手工艺品,亲身感受西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在醉龙主题手工作坊,昌平小学的黏土浮雕、沙朗小学的醉龙沥粉画、实验小学蓝波湾学校的综合材料立体造型、烟洲小学的纸杯半立体造型龙……各种特色的醉龙文创品,让市民目不暇接。同时,市民观赏各色各样的醉龙文创手工艺品之余,还可以参与制作,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黄伟东表示,西区接下来将通过“非遗+文创”“非遗+跨界延伸”的方式,激发西区非遗手工艺品产业活力,打造集教育、传习、美食、展览、影视、学术为一体的多元立体式非遗产业链,让非遗展现出恒久魅力,焕发出时代风采。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伟波 实习生 李曼敏 李贺深 通讯员 郑思敏 孟朦
◆图+4、视频拍摄/记者 文波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唐益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129人浏览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