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来‖献给母亲的金桔(乡域/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9-21

献给母亲的金桔

我原以为,从两百公里外的中山,带回博罗乡下栽种这两盆金桔,会给母亲带来欢心喜悦。

金桔在我的家乡象征吉祥如意、金玉满堂,并且有招财进宝之寓意。有的地方把金桔也叫聚宝盆,金灿灿的金桔,预示着大吉大利、财源滚滚。怀着这份愿景,并且想为母亲平时悉心照料的菜园,在秋尽后萧条的冬季再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我精心从花木市场挑选了这两株长势喜人的金桔。

然而,事实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刚刚进了前门庭院,见到春节返乡的儿子,原本喜出望外的母亲看见我从车尾厢搬下这两金桔盆,转身就嘟囔了两句:不好吃,还占用我耕种其他瓜菜的位置!

我愣了愣,尽管事前没把带金桔回乡的事告诉母亲,但这一刻母亲不经意发出的话儿,着实令我原本兴高采烈的心情凉了一截,往下压了压,仿似吞咽时卡了下。

但我并不怪责母亲的嘟囔,静下心,我体会到了她话里的深意,理解她认为在菜园种植金桔的“不好”。如果时光倒流到年少时期,甚至是前些年的光景,也许我会据理力争,讲一大通我为什么要这样带两盆金桔回来。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她金桔代表一年四季大吉大利、是有金有银的兆头;告诉母亲金桔成熟了采摘下来可以泡蜜糖止咳等等,我会讲述很多金桔的好处说服母亲接受它们落地生根,我甚至会与母亲执着争辩至脸红脖子粗。

然而现在我没有,这一次我没有和母亲争辩。

岁月如梭,如今我不再是固执己见的少年,我已为人夫,为人父十年有余。近些年对和父母以及子女在日常生活产生的一些分岐我不再据理力争,反而多了一些理解。每一个成年人,都是过去的小朋友,所有的宽容,都是不想失去!

望着母亲忙碌的背影,一些久远的记忆又从脑海涌现。母亲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高中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她算是一名知识分子。那些年的上山下乡,文化串联、生产队、工分劳作等运动母亲几乎都经历过。我曾听她神色凝重地讲述过当年的艰辛,因为粮食短缺,饱一顿饿一顿是常有的事。长时间的艰苦生活练就了母亲一身勤劳能干的本领,以致改革开放后的人们的日子已日渐富裕,但母亲对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和分配等依然认真,尤其是对土地的珍惜,有着时代不可磨灭的苛刻。正因如此,即使是在岁月平稳生活安康的今时,在我们家的自留土地上,母亲自始至终都让每一寸土地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常年以来都是蔬菜瓜果不断,并且在院子里饲养各种家禽。每年的收获不但能自给自足,而且还有很多吃不完果实无偿赠予村民或亲戚朋友。勤劳的母亲,有一种宁可富余,不得贫瘠的时代情怀。

这就是母亲突然对我要移植金桔的事不欢迎的原因了,她认为这两盆金桔观赏价值不及于蔬菜瓜类的实用价值,并且在土地的利用上有冲突了。而我要说与父母的经历,那绝对也有”少年不识愁滋味强说愁”之稽。但我铭记着母亲断断续续的回忆,里面蕴含感恩过往、珍惜生活的真谛。

晚饭后,我在客厅泡茶,小女儿在我旁边读漫画。母亲翻阅的手突然停了下来,她背着我说:“阿来,那两盆金桔种在菜园子里不好,果树筋多,会影响瓜果蔬菜的收成,你和君宁(我小女儿)下午在挖坑种下时,我忘了提醒你。如果你没意见,我过两天移植到水井旁,那儿的土地肥沃,光照充足……”

还没等母亲说完,我和小女儿异口同声说:“好呀好呀!”疲惫的生活里总需一些温柔的梦想。我知道,从中山带回来的两株金桔,一定能享受到最好的土地和阳光,还有母亲细心的照料,善良和吉祥在此相互滋养。

(文棚是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和欣赏、交流。“写手”栏目面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写手”栏目发表的稿件,当月阅读量达到1万次,编辑部打赏50元;达到2万次,编辑部打赏100元;达到3万次,编辑部打赏150元。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文责自负。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0430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