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迪‖“中山杯”引爆乡愁(见证中山70年/纪实23)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8-26

“中山杯”引爆乡愁

2017 年 9 月,从台湾传来噩耗,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李永平病逝;2018年初,中国著名现代诗人洛夫仙逝台湾。两位“文曲星”的先后离去,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山文学界,陷入了伤痛与追忆,大家用各种方式缅怀两位留下的精神财富。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就在中山市举行的颁奖晚会上,洛夫这样说:“乡愁是一种治不好的病,但来到中山,我的病好多了。”而李永平则说:“华侨华人文学奖之旅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我生长在马来西亚,在台湾念大学,一生漂泊无居,如今在外多年的南洋浪子终于回家了!见到母亲,母亲老了,但是精神依然健旺,我心里很宽慰。”两位获奖者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是“中山杯”照亮了游子回家的路,也是“中山杯”搭起了一座“中国桥”。

文化创意与精神还乡

时间回到 2009 年,中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全程参与了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全国首创的“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目标是做成国家级大奖,信心和决心来源于:其一,中山拥有的资源独一无二——伟人故里,孙中山先生是海内外华人共同敬仰的伟人,孙中山的理想有着人类共同追寻的普世价值。他的“天下为公”,他的“博爱”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孙中山故里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要将其精神发扬光大。其二,中山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 90 余万人。

华侨资源是中山的一大笔财富,华侨对中山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孙中山曾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中山牌”“侨牌”一直是中山推动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如何继续打好“中山牌”“侨牌”?如何在保证这两张牌具有中山特色的同时,又兼具国际大视野?华侨文学奖这一文化创意最终实现了这种理想,这个创意包含着两层深意:一是体现了文化境界,即抓住了当前华侨文学的发展走向——世界华文文学正在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深入,世界华文文学正在成为一门显学。二是华侨文学必将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山人,甚至中国人看世界的桥梁。我们通过这种形式,将与世界及世界文学联系起来。

创意很快变成现实,“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自 2009 年 8 月初开始启动,至 9 月 30 日征集截止,共收到来自全球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 多部申报作品。经审查,符合评选条件的共有 75 部作品,其中小说 33 部、诗歌 5 部、散文 16 部、纪实文学 21 部。此次评选聘请了 17 位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经评奖委员会评选并向社会公示,共有 19 部作品入选优秀奖,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四个门类。华文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获得了“中山杯”首届华侨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大奖。小说组、散文组、纪实文学组、诗歌组的最佳作品奖获得者,分别为严歌苓的小说《小姨多鹤》、刘荒田的散文《刘荒田美国笔记》、陈廷一的纪实文学《共和之路——孙中山传》、洛夫的诗集《雨想说的》。11 月 12 日晚上的颁奖典礼上,严歌苓、洛夫、张翎等文坛“明星”走过“星光大道”登台领奖,著名歌手费翔倾情演绎《故乡的云》,颁奖典礼成为一次中华情怀的畅叙,充满人文气息的交流和感动。

2011 年,“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升级为华侨华人文学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中山市相继开展了“华侨文学 60 年”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让华侨文化元素融入孙中山文化,让历史文化资源向城市品牌转化,它也成为中山一个新的城市文化品牌。

▲我笔写我心——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典礼

20 世纪海外移民,就其身份认同而言,大致经历了华侨—华人(华裔)两个互相交错的发展阶段,它们相应地界定了不同历史时期海外华文文学的性质、特征和文化主题的变迁。早期的海外华人大多保留原乡的国籍,或选择双重国籍,他们因此被称为华侨与侨民。据此,华侨的文学创作被称为“侨民文学”,可以视作中国文学的海外延伸。而当代的大部分海外移民,选择了所在国家的国籍之后,他们的国家认同的政治身份已由华侨变为所在国公民的华人(或称华族)。他们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成为所在国多元文化的构成部分,可统称为“华文文学”,并构成世界华文文学的组成部分。

近年的华人文学创作,突破原乡与异乡、离散与怀旧、文化身份与国籍认同的精神缠绕,直书“中国经验”。如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张翎的《金山》,这种写作代表海外文学的高度,说明华人华侨的华文文学写作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前些年,华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里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直到近几年世界华文文学才在各大院校里“慢热”起来,首届华侨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得主、《金山》作者张翎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文学版图里面,我们应具备有容乃大的气度。海外华人作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为什么这些声音不能包括进我们中国文学的版图呢?”

海外华侨华人作家对母文化的向往比国内的作家有着更为明显的迫切感。专门研究海外华侨华人文化的专家钟晓毅教授指出,海外华语写作十分艰难。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里,很多海外华人有着强烈的文化身份认同的渴求。“文化流浪”与他人世界的疏离与矛盾,是海外华人“文化还乡”最为直接的诉求。

用文字铺就还乡路

“我 1994 年离乡去往他国,开始有思乡的感觉,这是一种无处倾诉的感觉。今天,我的作品获了国内的奖,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我驾着一艘文学的慢船,在海洋、河流、湖泊里漂流,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港口。中山,用文字为我铺了一条还乡的路。”加拿大华文作家曾晓文在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一番话,让人动容。

作家刘荒田在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颁奖典礼上的一句话也让人感慨:“爱中国是最美丽的乡愁。”而当洛夫上台接受诗歌类最佳作品颁奖时,主持人调侃道:“洛老,您曾说过乡愁是一种治不好的病,现在病好点了没有?”洛老回答:“今天所有的亲人、朋友都在这里,我很开心,现在好一点了。”风趣的话语引得观众们会心一笑。美女作家严歌苓接过奖杯后对观众说,母语写作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回归,中国语言的魅力一直为海外作家所欣赏,她会坚持用母语创作下去。

▲2011 年 11 月 12 日,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一部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领着人们回归到民族精神的家园。从《血色辛亥》到《梦回东方》,从《铁血年华》到《青山一发》,这些妙手著成的长篇佳构,在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中,烛照出的是一个大变动时代的个体命运与殊难割舍的家国情怀。首届获奖作者张翎曾经说过:《金山》是她把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和在加拿大生活的经验有机结合的成果,这两种经验让她看到了一个立体的《金山》。通过作家的笔墨,读者看到了更多个体生命在走出国门后与外面世界的碰撞与撕扯,思维的视角摆脱了单一的地域局限,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时代的变迁。

第三届获奖作者李永平在《大河尽头》序言《致祖国读者》一文中,深情说道:“别来无恙,祖国!”这一声固然叫得艰苦、心酸,但在内心深处那个旮旯角落,压抑了长长的六十个年头,现在,终于可以大声地、光明正大地叫喊出来,感觉可真好。

当他的父亲—— 一位广东揭阳县灰寨镇的读书人,在 20 世纪 30 年代,跟随一帮“猪仔”乘坐着压舱底的轮船,漂洋过海,去往马来热带雨林时,他从未想过今生就将与祖国永别。读书人想的是经世济人,攒够了钱,终究要风风光光回到“唐山”的。但时局动荡,他不得不死心塌地在异乡定居下来,而后有了李永平和他的七个兄弟姐妹。李永平把父亲称为“浪子”,而自己则是“游子”。在到底成为“马来西亚人”还是“中国人”的挣扎之中,敏感的他一直有着撕裂之感,以至于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他总是不敢看决赛时马来西亚队和中国队的比赛,尤其是林丹和李宗伟的比赛,“我不知道支持谁,心里充满了怨恨。”

混沌之中,台湾“收留”了他,他说自己有两个故乡:一个生他养他,一个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伸出双臂,让他在世界上有个安身立命之地。可是他的内心还有另一位娘亲,是他记忆中,父亲在信纸上反复写的那个地址——广东省揭阳县灰寨镇,是他童年乡里们口中的“唐山”“神州”“华夏”——母亲中国。《大河尽头》载着他回到了故乡,也为他“想象的乡愁”拓展了华丽的空间:火热的赤道,神秘的大河,混合着热带雨林的湿热与诱惑;对大河尽头的溯源,也不再只是乡愁的溯源。殖民主义对人的蹂躏、人在“中邪”状态下肆无忌惮的恶施,循环在不忍与不堪、救赎与堕落之间,李永平的欲望叙事一发而不可收拾。

搭起通往世界的桥

“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从华侨华人文学史的角度来审视、梳理了60 年来华侨华人文学的整个创作过程,并不断发现新的闪光作品,填补了国内相关奖项的空白,然而华侨华人文学奖的能量远不止于此。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被搬上电影电视,作品《金山》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改拍成电影,张藜已开始筹拍电视连续剧;获得最佳小说作品奖的《小姨多鹤》由著名演员孙俪主演,拍成电视连续剧在全国播出。而王兴东的电影剧本《辛亥革命》、王朝柱的电视连续剧剧本《辛亥革命》,则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播放而影响巨大。王兴东捧着奖杯显得分外激动,因为很久以来,中国都没有奖励过电影和电视剧的台本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剧本的作者,也能够像演员那样走红地毯。

2016 年,孙中山先生 150 周年诞辰之际,在国务院侨办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更名为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管,纳入国侨办“文化中国”项目,华侨文学奖也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2016 年,作为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的重要内容,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杨匡汉教授认为,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与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对接起来,必将产生更大影响,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个文学奖对重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有重要意义。

▲第三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颁奖仪式在孙文步行街大庙下广场举行(付希华/摄)

海外华人作家王威参加过首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颁奖活动,与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有很深渊源。他认为,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是把海外华文作家推向读者及各界的重要奖项,对海外华文作家具有特殊意义。旅美作家陈瑞琳表示,中山华侨华人文学奖是中国唯一个面对华侨华人的文学奖项。严歌苓、张翎在自己的简介里,都会写上获得过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华侨华人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文学是很好的传播中国故事的载体和途径。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海外游子特别想用自己的笔写中国故事,得到中国读者的认可,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给了这些作家一个良机,也带动了海外游子的写作热潮。

而中山,这个被诗人称为“比回归线还温暖的地方”,也借着文人的笔走向更远的地方。洛夫因文学奖与中山结缘,他曾多次到访中山,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曾在游览中山后写下长达 200 行的长诗,并提携指点过不少中山诗人。获奖作家陈瑞琳回去后在自己网页上以《踏上“中山”之路:“中山杯”首届华侨文学奖》为题,抒发自己通过参赛对中山的印象:143 年前,一个叫“孙中山”的人诞生在中国广东沿海的小小村落里,那个村子就叫翠亨村。这个从小顽皮的少年,从村头的民间文学里萌生了反抗的欲望,从大海的涛声中窃来了西方的火种。万马齐喑的年代,他空谷的呐喊,竟唤醒了脚下的土地,从此改变了中国命运。143 年后,葱葱郁郁的翠亨村已被绚丽的城市所环绕。在通往中山市的海陆大道上,来自海内外的各路文学兵团正在向中山行进。

至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已经举办了四期,今后还将继续举行下去,将以其特有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为华侨华人精神回乡,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实习生 郭君宜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3428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