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盛‖一座城市的文明之旅(见证中山70年/纪实22)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8-24

一座城市的文明之旅

1995 年,我南下广东已有一年时间,在深圳、广州、珠海和“广东四小虎”南海、东莞、中山和顺德之间寻觅栖息地。厌倦了周遭水泥丛林和人声喧嚣,行经中山,沿途掠过一片片蕉林,心里为之一动。

到中山见了文友,夜宿百年老街孙文西路上的邮电招待所,周围是百年南洋风格骑楼建筑,像行走在历史河流里。

夜晚,文友带我观看中山第五届交谊舞大赛,舒缓的乐曲声中,体味一座城市的娴静优雅。心里暗暗认定,就是这里了。

当年,我进了大张旗鼓招揽人才的中山报社,办公地址就在孙文中路的天主教堂,与初次栖身中山的邮电招待所咫尺之遥,像是完成了一场人生约定。

就在那一年,中山市被广东省委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行点,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尘埃落定是 10 年之后的事。2005 年,中山与张家港市、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宁波市、深圳市、包头市、烟台市共 9座城市折桂。至今,中山一直保持这份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牌匾

2005 年,中山市接受中央文明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测评分四部分。一是听取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二是实地考察,包括交通路口、服务窗口、医院、车站、码头、建筑工地、餐饮店、酒店、近郊村居等。三是资料审核,根据中央文明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要求,中山足足准备了 16 箱近 100 盒文件资料让测评组审核。四是入户调查,中山把中心城区所有社区名单列出,由测评组抽签到三分之一的社区进行入户调查。

整个测评过程结束时,中央测评组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能当场给予任何评价。但负责中山测评项目的全国第 9 测评组组长还是由衷感叹:“中山的创文工作给测评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测评组到达被测评城市前不打招呼,自行安排食宿,不告知行踪。抵达后,悄悄潜入城市各个角落,测评内容涵盖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微服私访。

直到 2005 年 8 月中旬,中央测评组人员电话联系中山市有关领导,告知正住在中山富洲酒店,对中山市的测评已完成 80% 项目,剩下少数项目需当地配合。到这时,中山方面才确切地知道,中央测评组来中山了。

随后的测评,是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

一是要带测评组到近郊村居实地考察;二是要入户调查,测评组随机抽取名单,然后由社区工作人员带到抽中的家庭。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带领测评组到达住户后,敲门,说明来意。

起初,地方担心居民对中央文明委测评不予配合,出现拒绝测评组人员进门的尴尬局面。中山方面也担心,如果超过一半测评对象说政府不行、创文扰民、作秀,就通不过。令测评组意外的是,市民对测评工作非常热心,配合很好。在测评组收集的五六百份问卷中,只有两份存在负面评价,显示市民对政府创建工作非常支持,生活满意度很高,对城市高度认同。测评组人员由此得出结论,中山市民素质非常高。

时任市文明办主任陈旭说,经历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后,最大的感觉是,整个测评科学、公平、公正。

为了交好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这份答卷,中山人花了十年时间,真的是十年磨一剑。

当年,中山在发展中认识到,经济快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两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过硬。尤其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是不断提升市民素质的需要。当时提出的还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没有出来,市委提出在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试探,摸索出一条道路。

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创建一个个城市品牌,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像炒菜一样,一碟一碟炒,最后汇成一桌文明大餐。

之后,中山成功取得一个个城市荣誉。1996 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与“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997 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998 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直至 1999 年,被评选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一称号算得上“全国文明城市”的预演。

1999 年,中宣部专门组织十多家国家级媒体到中山市采访,中央电视台为中山市总结出“高举旗帜促发展,着眼实处抓创建”的经验,认为中山的核心经验就是一个字:实。

2001 年初春,一个满眼翠绿、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山市政府大楼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谋划着城市未来的文明走向。虽说是讨论会,与会人员的意见却高度一致,要坚决走和谐文明社会发展道路,以精神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山市将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指数,并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这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刚好赶上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而在这之前,谁都不知道评选会在什么时候进行。

2005 年春,又是一个木棉花开的季节,鲜红绽放的花朵似乎也透露着一丝丝喜色。刚刚完成了第一个五年文明城市发展计划的中山市,收到了来自中央文明委的文件,文件内容称将在下半年开展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

程序是先接受省里测评,再通过省里向中央文明委申报。省内竞争激烈,要在强手如林的广东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测评结果,省里觉得中山创建基础好,工作扎实。”陈旭主任说。

其实,中山创文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

20 世纪 80 年代担任中山市副市长的吕伟雄,说起交谊舞与城市情感认同,牵出一段趣事。

20 世纪 80 年代末,那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年代,市长带头学跳交谊舞的行动,引来市民议论纷纷。

起因是,市领导意识到,白天大家很繁忙,到了夜晚,要给市民营造温馨的休闲娱乐气氛。

当年,市领导参加中央党校市长研究班,学员周末学跳交谊舞。市长参加学习后,跟着学跳交谊舞,动作不太自然,被同班学员调侃像推磨一样。

回到中山后,市长找人来教自己跳交谊舞,消息不胫而走。

随后,市里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成立交谊舞协会,推出全市交谊舞比赛,一年举办一次,各单位组队参赛,一时之间,文化局交谊舞教员成了香饽饽。

连续多年交谊舞大赛下来,城市交谊舞水平快速提升,发展到广东省国际标准舞比赛移师中山举行。

迄今,国标交谊舞在中山青少年中异常活跃。

中山决策层意识到,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

一直跟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的陈旭深有感触地说,文明是一个培育的过程。

服务行业如发廊、饮食店是文明窗口,又是创文难点。服务业要求三证挂墙,从业人员必须有卫生防疫证。

最初检查时,相关行业很多员工没有健康证,需要督促餐饮和理发行业服务人员到疾控中心领取健康证。

陈旭说,自己和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远明经常到街道社区查健康证,完善行业规范。后来看到服务业三证都上墙了,员工健康证都有了,心里的大石才落下。

为推动公共场所秩序建设,中山首创公共文明指数并发布,推出四大方面指数,对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指引。四大方面指数每个季度测评一次,向社会公布。

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2009 年协调成立志愿者联合会,结束市团委、市红会等志愿者组织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志愿者统筹起来,统一志愿服务。

创建首批文明城市时,中山只有 10 多万志愿者,截至 2019 年 7 月 27 日,中山注册志愿者达到 53.5 万,自 2015 年 6 月启用“志愿中山”平台以来服务时数达 2679 万小时。志愿者人数和服务时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民素质高低。

中山还创办社区艺术节和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活动。

2002 年,受深圳读书月启发,中山举办第一届读书月活动,民间自发推出 72 小时书店等活动。

读书月活动开办时限于城区,后来镇区也办起来,一年推出两三百项活动,中山读书氛围就此形成。

陈旭说,读书月里,自己提了一个观点:城市阅读力就是城市竞争力。

中山市图书馆馆长吕梅说,一次读书月活动,就增加几万个借书证。

市里还组织文明巡演和城市论坛等主题活动。

一次次道德小品专场社区巡回演出,就是一次次文明播种。

一次次城市论坛,换来市民主人翁意识觉醒,市民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

一次城市论坛上,一个儿童反映没有活动场所。后来,曾是广东最大城市郊野公园的紫马岭公园增加了儿童游乐区。

中山很早就推出的全民健身广场,用健康生活引导市民,志愿者每晚准时在健身舞广场领舞,成为城市一道舞动的风景。

2018 年,中山市第十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中山市器官捐献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2004 年 4 月,中山市启动“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大讨论,寻找全体市民高度认同的价值取向,凝聚社会共识。

创文之际开展这次大讨论,市委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

正如人需要精神一样,城市也需要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城市市民整体面貌的体现。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孕育崇高的精神。当一种实践代表着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着造福于民的使命意识,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量时,她就在造就一种精神。中山改革开放,把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这个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人们的精神在凝聚,人们的观念在趋同,从而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就是中山历史人文传统与正在丰富、发展着的市民素养、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精神气质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把这种精神概括提炼出来,就是希望为中山今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提供一股源源不绝的强大精神动力。更希望新时期中山人精神能凝聚民心,集合民力,发挥民智,在一代又一代中山人中传承下去,成为这个城市一笔教化的瑰宝、一种文化的积淀、一条精神的纽带。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讨论,这一话题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大讨论持续到年底。通过社区讨论、市民投票等环节,综合大讨论的观点和意见,经过专家评议,提炼出“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

“博爱”是中山这块土地的特色情感符号,是中山人精神的灵魂,是中山人群体的情感观,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创新”是中山人开拓进取、务实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是中山社会充满创造活力的行动体现;“包容”体现了博大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中山人建立在自信基础上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谐”是新时期的社会主调,也是中山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自下而上,从市民中来的八字精神,引导新老中山人重塑城市精神,至今没有人质疑。

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以文明成果回馈市民,让市民有更多文明获得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城市情感认同。

市民长久以来对这座城市的情感积累,让许多市民发自内心喜爱这座城市,呵护这座城市。市民常说,走过世界许多地方,还是感觉中山最好。虽然有对自己城市偏爱的因素,但是,隐藏其中的归属感,正是这座城市的文明之源。

▲逸仙湖公园创文宣传墙前,一位母亲在教导孩子(余兆宇、陈泳蓓/摄)

1997 年,联合国将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项“人居奖”颁给中山,成为当年唯一一个亚洲国家获奖项目。联合国人居中心代表克里斯蒂娜亲临中山颁奖,表彰中山市政府在“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临别时,克里斯蒂娜兴奋不已:“我来到中国,看了中山这个城市,感到很惊讶!想不到!出乎意料!”

在中山,有一件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打破地处旧城区的市人民医院路口的交通瓶颈,相关部门决定拆迁拓宽马路,但一棵横亘马路中央的古榕树让人犯难了:将大树迁移已无可能,只有毁树和绕道两种选择。

结果,毁树的选择没有被提上议程。为保护古榕,市里额外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拆迁费和建设费,让道路沿古榕两侧分流,古榕和条状绿化带独立成路中央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中山,有人发现了这样的“奇迹”,全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考察验收期间,验收组成员在一个无人守候亦无电子眼的十字路口,微服“监视”一个小时,竟无一人违章抢行;在免费开放的孙文纪念公园,“挑剔”的验收组成员睁大双眼,在偌大的公园内却难以找到一个烟头、一片纸屑;节日之际,城区主要街道摆满鲜花,节日过去了,鲜花一盆不少。

文明不再是制度约束下的遵章守纪,而是环境熏陶后的习惯养成,背后是中山市民无与伦比的主人翁意识。

一块草坪,警示的、规劝的语言都用上了,但还是不断有人穿行,有关部门开始自我反省:也许是自己考虑不周,草坪改变了人们惯常的行走路线。若在草坪中铺一条石板小径,不就满足了人们绿地漫步的闲情逸致,又可以保护草坪吗?这一创意的延伸,令中山出现了一处处带草坪的大型停车场,远远看去,就是大片翠绿的青草地。

徜徉在中山的大街小巷,人们看不到其他城市通用的“禁止”“罚款”等字眼,代之以极富人情味的提示语:“公共设施为大家,你我共同爱护它”,“中山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小草绿茵茵,足下请留情”。

1988 年中山几个文化人发起的敬老万人行活动,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持续至今,成为中山人一年中重要的节日。

人道、慈善、博爱,成为中山人重要的精神内核。祖籍中山、旅居日本的著名爱国侨领吴桂显先生,在日本衣食住行极为简朴,住的是 80 平方米的旧木屋,骑的是单车,却向家乡捐赠 3700 多万港元。他最大的心愿是“兴学育才,建设祖国”。除捐赠家乡外,他还向河北承德、湖北巴东、广西河池、四川梁平、广东河源等地捐建希望小学。

在中山,有一位年过花甲的普通退休教师,将自己毕生积蓄捐给市红十字会,他的名字叫吕有琼。

汶川地震后,中山石岐区宏基路不愿透露姓名的徐老伯,将一幢两层楼房挂牌出售,房款全部捐给地震灾区。

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中山人对文明的追求永无止境。

中山人说,让近者悦,远者来,城市就很好。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实习生 郭君宜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