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江‖百年老街蝶变记(见证中山70年/纪实20)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8-20

百年老街蝶变记

一座没有老街的城市是没有记忆的。

孙文西路步行街——这条经历百年风雨的老街,承载着中山人的美好过往。然而,随着主城区高楼林立,各大商圈崛起,加之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孙文西路步行街已今非昔比了。

但,它的文化价值却凸显出来。

回忆起 24 年前的往事,市政府背后兴龙街一间工作室里,54 岁的陈建标仍激动不已。摊开一大堆泛黄的照片,他的思绪将我们带到了修缮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岁月。

孙文西路那条街,凝聚着中山籍华侨华人的浓浓乡情,应该恢复它往]日的繁华与风采

1995 年 3 月初,大地回春,鲜花绽放。

一天上午,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30 岁的设计师陈建标突然被叫到院长办公室,一同被叫到办公室的还有另外五人。院长非常严肃地交给陈建标一项设计任务——领衔设计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陈建标知道这项工作在院长心中的分量。从这天起,陈建标开始与孙文西路有了亲密接触。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此前,陈建标曾几次造访孙文西路,为孙文西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孙文西路位于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古称迎恩街,从隋唐时期开始逐渐拓展,20 世纪初逐渐繁华起来。1925 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改称孙文路,后分为孙文西路和孙文东路。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夜景

一条数百米的街道,实际上凝聚着中山市 90 多万华侨华人的乡情。这些侨胞勇闯天涯,稍有积蓄就将赚来的钱带回家乡,发展家乡。同时,许多海外乡亲与孙文西路结下了不解情缘。在这里,他们仿照南洋风格建起了商铺、住宅、食肆、酒店等,使孙文西路成为石岐最耀眼的地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已不复往日繁华,美丽的容颜变得目不忍睹。陈建标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不过,彼时作为一名小小的建筑设计师,却也爱莫能助。

市委市政府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中山市是有名的侨乡,这些代表着华侨华人浓浓乡情的建筑,不能衰落下去,应该让它们重放异彩。1995年初,市委市政府开始立项,准备规划设计和修缮改造“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可研报告通过后,包括香港一家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在内的三家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开始展开激烈角逐。

最早的华侨大都落脚于东南亚地区,他们回到故乡后,也将东南亚的特色建筑——骑楼的风格带回中山。为汲取灵感,设计团队走遍了骑楼最集中的市县

陈建标从小喜欢画画,高中时拜师学艺,专修素描。高中毕业后,做过美术老师,因为喜欢建筑设计,又去华南理工攻读建筑学。毕业后,进入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

接到设计任务后,陈建标和他的团队开了一次小会,院长受邀参加。议题是怎样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定位。

大方向确定后,调研工作随即展开。陈建标天天泡在孙文西路的小街小巷。他发现许多骑楼都失去了曾经的容颜,有的甚至面目全非,但是,也有不少老建筑保存完好,包括“十八间”“天妃庙”“思豪大酒店”“先施公司”“福寿堂药店”等历史建筑。

走进这些历史建筑,陈建标的脚下就像灌了铅一样,不听完故事就挪不开步。在老街上他遇到一位 90 岁的老人,老人花了半天时间为他讲迎恩街的老建筑老故事。

听完老人的讲述,他的灵感随之而生,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不单单是外观的修复,还是文化的展现和历史的凝聚。

陈建标还到市博物馆找了大量的旧照片,除了用于参考设计外,这些照片将被复制做成瓷片陈列在步行街上。为了做好方案,他们几乎走遍了中山所有民国建筑保存较好的街道,如石岐城区的太平路、长堤路、拱辰路等,沙溪的溪角,南朗的大环村等。

只盯着孙文西路的历史和文化显然不够,陈建标请示院长后,决定带队外出考察。他们去的地方并不远,这种南洋风格的建筑在中山周边城市并不鲜见。他们去了广州、江门、开平、台山、顺德,最后还去了广西的北海和福建的厦门,收集了大量跟南洋建筑相关的资料。陈建标拍完了 60多个胶卷,结果发现中山的骑楼窗花、骑楼符号最具代表性。这可能与中山有大量的乡亲在海外,且临近港澳,工匠们的眼光比较独特有关。

通过考察,陈建标还发现孙文西路的平面布局也是独一无二的,街道呈加长“S”形走向,从哪个角度看,建筑立面都错落有序、相互对应,全国许多建筑摄影师对此青睐有加。

不知不觉,各种调研资料装满了几大箱,老照片挂满了设计办的墙,设计于此正式开始。当时的设计不像现在,只需借助电脑即可完成复杂的图像,需要手工一笔一笔地绘制。不过,这并没有难倒有绘画基础的陈建标。较短的时间里,陈建标完成了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沿街立面图。各家店铺所对应的骑楼虽然大风格一致,但各具特色,窗花、符号都不相同,这也是后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一步一景的原因。

当年 12 月,《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规划》新鲜出炉。院长仔细听取汇报,看过设计图纸和方案后,心里有了底。他没有看错这一组设计团队。不过,其他两个竞标团队不可小觑。因此,院长没有过早高兴,而是很冷静地叮嘱陈建标,设计对手也是很强的,继续完善设计方案。

中标只是忙碌的开始,要落实好设计方案,尚需投入大量精力,还有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

时间来到 1996 年 4 月,中山市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建设指挥部成立,成员来自市政府、侨办、旅游局、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力局、外经贸委、文化局、环保局、建委、规划局、国土局、城建办、房管处、城区交警大队、烟墩区办事处等。可以说市政府对项目的重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越是这样,陈建标越紧张,自己和团队忙碌几个月的成果会不会最终得到认可?

等待是漫长的。

1997 年 7 月 8 日,评标会在市建委会议室举行,三家设计单位应邀参加。最终,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方案在三家竞标单位中胜出。中标方案含设计和施工,也就是说,中山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是总包。按照要求,工程分两期,第一期需要在当年 8 月 20 日开始,12 月 31 日结束;第二期从 1998 年 5 月开始,到 12 月结束。

中标后,市政府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要求中标单位提高认识:新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以保护恢复为主,改造开发为辅;展示城市魅力;以城市文脉为主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功能,在历史、建筑、饮食、习俗、人文等多层面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做好这些的另一个目的是,研究探索旧城改造的新路子。

尽管如此,建委的专家们并没有放过对细节的要求,提出了“匪夷所思”的设想。包括在步行街中段,一处叫“大庙下”的空间,建一个包含餐饮功能的文化广场;在东面入口处,结合烟墩山公园入口处,建设一座停车场和一座中巴站等。在街中段,还得设一些小型的露天茶座等;步行街中间路面须采用八角形麻石,尽量还原旧街麻条石情调和效果。骑楼下面的人行道路面采用麻石板块铺设,需配上青石板块相间,起到防滑耐磨、整齐美观的效果。更为细致的是,步行街中间路面与骑楼人行道之间的铺路石要取消,让两者平坡过渡,方便顾客过街进店。如此细致的要求,换成细节为王的今天,也是极其少见。

中标后,陈建标以为自己万事大吉了,准备辞职。有大企业的老总邀请他一起做事。而这件事他也想了很久,该提出来了。

没想到,院长找上门来。

“我知道你想辞职。可是,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对设计院,对整个项目能否圆满完成,都是个关键。你最清楚情况,没你不行。希望你从大局出发,留下来。”院长的话语重心长。

责任在心,盛情难却,陈建标只好舍弃自己的选择。

施工开始,工作千头万绪,包括按照新的要求细化和完善设计方案、办理施工前的所有手续、确定施工单位等。这段时间里,设计院经常是灯火通明。然而,对陈建标团队而言,忙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施工难度大,工期紧,技术要求高,很多雕刻图案要靠手工绘制,他们硬是加班加点挺过来了

1997 年 8 月 20 日上午,吉时已到,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破土动工。与其他大型工程不同的是,动工时,市政府并没有大张旗鼓搞开工仪式,而是如同一个家庭修复自家的花园那样,自然而简单。当日,孙文西路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处,西至中山商业大厦,全长约 529 米,占地 200 亩的商业街被围蔽起来,除施工人员外,其他人等不得进入。

施工队是城市规划设计院自己做主,从广西、揭阳等地请来的,在古建筑施工业界非常专业,评价极高。陈建标知道,修复骑楼的窗花、符号,都需要用灰刀一刀一刀雕刻,不是现在的倒模,所以施工难度极大,一般的施工队干不了。

四个月工期,时间极其紧张。陈建标团队指挥工程队,首先把既有建筑加固。没有骑楼的地方,用混凝土重新加建。到立面施工时,难度变得异常艰难,这是陈建标从没有遇到过的。按照设计,每座骑楼立面都要做窗花和符号,但各有不同。现场的技术总监说无法按手绘蓝图上的设计样式等比例施工,花式现场搞不定,陈建标就找到专业做花样的建材装饰公司,公司老板直言:“每个花式只做几个,数量、规格这么多,需要建的模块很多,工作量太大,时间不允许。即便加钱,你这活都没法干!”

工期一天天过去,陈建标心急如焚。

“这样吧,我晚上按等比例一张一张手工画出来,白天送到工地,你们再一幅一幅复印上墙面,雕刻上去!”陈建标试着跟施工队总监商量,没想到总监竟然答应了,而且大家商定每组花样主要将对称的一半绘好,另一半采用镜像复印就可以,这样可节省绘图时间。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陈建标是相信专业的。事不宜迟,他立马到现场测量窗花的尺寸:长4 米,高 1 米。晚上,他回到办公室后,开始加班绘画。他将在此前搜集到的窗花、符号、女儿墙分门别类,力求品种上的错位,不至于重复。第一天晚上,他忙到凌晨两点,画好了五幅,而且标出了凸出和凹进的尺寸。第二天八点,他准时将手绘图送到了施工现场施工队技术总监和团队已经在现场等候,而且提早准备了大量的复写纸。接过手工绘图后,工人们爬上紧挨骑楼的施工排栅,一会儿工夫,就将一半窗花印制在墙面上,接着将绘图翻过来,复印在另一端。由此一正一反,一副对称的窗花出现在墙面上,接着手工娴熟的工人开始雕刻。一天时间,五幅不同款式的窗花竟完整出现在骑楼指定位置。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设计师陈建标

就这样,工人每天都等着手绘大样图纸才可施工。于是,白天陈建标和工人们一起爬上悬空的排栅位置施工,丈量部署窗花和符号的位置,晚上又到办公室绘画,每天都加班到凌晨两点收工。连续坚持一个半月后,最艰难的部分被顺利拿下。

24 年后,回想起那段岁月,陈建标说,他与队友们一样越做越来劲,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每当他带着孩子们经过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时,他都可以骄傲地说:“骑楼上的每幅图案都是老爸我手工绘制的!”

孙西步行街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给我们的城市和市民留下了绝无仅有的、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1998 年 1 月 18 日,百年老街孙文西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随着盖在标志塔楼上的红绸布徐徐拉开,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一期工程正式启用。

启用前一天,陈建标专门买了西服领带。第二天早七点,陈建标就起床,直奔现场。他特意查看了前晚才摆放好的垃圾桶。当时的垃圾桶可不是一般的垃圾桶,是专门从香港订购回来的。

启用仪式上,市领导对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的修缮和改造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完美表达了中山市的发展历史,承载了中山清末民初石岐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华侨文化等,是旧城改造的全新尝试。

当年 9 月 19 日,二期工程竣工,标志着 529 米的孙文西路完成华丽转身,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建成的文化旅游步行街之一。当年这一设计获得建设部建筑设计三等奖,引来全国各地效仿。其中包括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上下九、北京的王府井与乌鲁木齐的中山路。

也是从这年开始,不管是周末还是平时,不管是白天还是华灯初上,逛步行街的人总会摩肩接踵,商铺里更是一派繁荣景象。

时间流过了 20 多年,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今非昔比,但正是这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才给我们的城市和市民留下了绝无仅有的、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最新的消息是,石岐区办事处已经委托广州一家文创集团,通过崭新的规划和设计,拟将这条驰名中外的步行街打造成“步行城”。重生何时到来,人们拭目以待。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实习生 郭君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