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军‖端午,你别走远(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6-30

端午,你别走远

出门久了容易害思乡病,时不时又回忆起那些年来,譬如儿时的端午节。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种麦子。冬日雪地里蹭出青幽青幽的麦苗来,在天寒地冻里展现傲人的生机;夏日麦地里,在微风的推波助澜下,阵阵麦浪此起彼伏。

五月初四午夜,母亲就在煤油灯下和面粉。面粉是自家小麦磨的,发酵粉也是野外采集草药自制的。端午的天刚亮,母亲就开始做半月形的包子,里面放糖不放肉,乡亲们管他叫"芒种饺粑"或“芒头”。

我们过端午吃的是“芒头”,而不是粽子。粽子,那个时候只有在中元节迎接、供奉和恭送先人的时候才做。

端午采艾叶,是印象颇深的一件事。做完芒头之后,妇人们就拿起镰刀去艾叶地里割上八根十根,插在门框的右上角,风干之后才收进屋。

艾草是大叶艾,高齐大人肩,粗过成人指。祖屋旁的这块二三十个方的艾叶地,打懂事起就看到它的存在,我从不见有人去播种、施肥或除草,却每年都长得茂盛苍翠。

艾叶是个好东西。小时候肚子经常不听话,母亲左揉右揉都不见好,闻讯而来的祖母折下一截艾叶杆下来,烧成灰捏碎之后铺在肚脐眼上,就不闹腾了。女人生产后,村人把艾叶煎成汤连同片状黄糖一起服,活血化瘀、体能恢复的效果蛮好。儿子产生的那会,母亲就熬过。

村人端午喜欢吃藠头,而且生吃,直接塞进嘴里咬得嘎嘣嘎嘣响的那种吃法。

地里挖回来的藠头,去掉叶子和根须,留下个头,洗干净后用着拍裂,再装入海碗,撒上盐、味精和辣椒灰,添进些许酱油后,充分搅拌后放置个把钟,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藠头就可以尽情享用了。

古诗有云:“久食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藠头。碗中有颗甜藠头,胃口顿开食欲增”,可见,藠头这个好东西,非一地一人爱之,自古有人喜欢它。

喝雄黄酒,雄黄酒洒屋角和点额头,也是端午不可或缺的。母亲说,雄黄不但可以避邪还可以驱虫蚁,以及增长人的“煞气”,喝了雄黄酒就没人敢轻易欺负了。

临近午时,母亲㸓出三四斤红薯酒倒进瓦钵里,再撒一包雄黄进去,又用筅帚搅拌,一半留下给喝,另外一半就用手指沾上戳在我们额头之后,再左手端着瓦钵,右手拿着筅帚,边沿着屋子四周走,边洒雄黄酒,而且还边不停地念叨:"百毒不侵,百邪不沾……"

端午节送鸭,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也是村人纪念屈原最显著的习俗。女儿女婿回娘家、儿子儿媳孝敬父母,一定会送鸭。

老家洋塘乡曹家圩村,地处丘陵山窝里,没有大江大河,也就没有了百舸争流的盛况。不过,潺潺溪流和淼淼山塘还是有的,鸭子戏水的地儿还是足够。

在清澈溪水和微波粼粼的山塘里,成群结队的鸭子争先恐后,可着劲地朝前冲,双掌拼命划,屁股使劲摆,那场面是何等得壮观激烈?那气势与龙舟争霸又有何异?纪念诗人的仪式又是何等得隆重,内心又是何等得虔诚?

屈原纵身一跳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端午是一个悲戗的节日。我们村里人,在钦佩、同情、纪念他的同时,还把端午过成了一个和睦邻里关系,和谐家庭氛围,热络亲人情感的节日。

这天,村庄的大街小巷里,芒种饺粑香味氤氲。心灵手巧的妇人们,太阳还在睡觉的时候就把芒头做好了,热情地相互邀请着:“来啊,来我家尝尝,看这芒头发起了么?”

 “哎哟,你家这芒头发得好,芒头药是哪个家的 ?”

 “你这技术可以去圩上摆摊子呢,这芒头白白胖胖得跟猪仔仔一样。”

“你哇鬼事,我哪里有这好的技术。捡一碗过去给家里人尝一尝?”

礼尚往来中,邻里间的仇怨烟消云散。芒头,俨然邻里和谐的催化剂;端午,成了村人维系感情的绝佳节日。

端午到了,女儿女婿、儿子儿媳都齐聚父母家。大家洗菜、切菜、煮菜、搬桌、摆碗筷,让辛苦了一年的父母,吃顿难得的清闲饭。一家子在堂屋里扯起连桌,品芒种饺粑,喝雄黄酒,吃新鲜鸭肉,好不惬意。

在推杯交盏之间,兄弟姐妹们,畅谈生活趣事,酣聊人生得失,相互鼓励,彼此交流。把结实的鸭腿巴夹给孩子们,把精瘦的胸肉敬献给长辈,把中华民族的孝悌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些年,大家的口袋在膨胀,观念也在变化。可是,耕地抛荒了,麦子没有种了,端午也不再做芒头,改吃粽子了。兄弟姐妹相聚父母家,已经没有那么整齐。即便到了的这部分,也是大人搓麻将,小孩玩游戏。

村里除了烹饪的声响和饭菜的香味,就是稀里哗啦的麻将声和五花八门的游戏声,而且这声响和香味大多是年迈的父母鼓捣出来的。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全都离去,留下桌上一片狼藉,丢下日暮残年的父母继续守着风雨飘摇的老屋。

端午,你可千万不能再走远!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80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16000次,则打赏2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