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点茶,浮云之美
栏目:美食 来源:中山+ 记者 廖薇 孙俊军 发布:2023-04-27

 宋韵点茶制作过程
[点击视频↑↑↑]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在今人眼中,仍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巅峰存在。宋代,同样是古代中国最好饮茶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无不好茶。近年来,在影视剧的推动下,宋代美学随“国潮”而复兴,沉寂多年的宋韵点茶也成为诸多文艺爱好者们的雅好。

※※※※ 

在中山市南区曹边村的“左琴右茶”茶艺馆内, 郑强正在抚琴。

这天,“左琴右茶”茶艺馆的古琴师郑强特意在他的书房“玄英”,为朋友呈现一道宋韵点茶。这是一间仅有9平方米的茶室,他盘腿端坐榻上,身后的挂画,乃是仿制古画——宋徽宗的《文会图》,它恰好展现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场景。 

郑强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茶室空间的布置细节。

“很多人感觉它像日本的抹茶道,其实它是后者的鼻祖。”郑强凝视着几案上的点茶工具与茶粉,思绪飘向另一个时空。灯光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右墙的白纱上,与布画中的书法重叠。影随人动,此时的“斗茶”,乃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对影成双人,郑强独自“斗茶”。

所谓斗茶,是宋人为饮茶发明的风雅娱乐。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热衷此道。宋代斗茶的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等。郑强采用的茶具来自他家乡福建的“建盏” ,它也是宋徽宗最为推崇的点茶器皿。它产于现在的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即古代的建州。上等的建盏,釉色青黑,并呈现兔毫纹或鹧鸪斑。当双手端着茶盏的底部喝茶时,从指尖传来瓷釉的厚润,一滴“釉泪”垂而不落,那是釉水在烈焰中自然流淌形成的结晶。

这一滴泪珠,是喜是悲,是释怀还是纠结?它的造型,在人们心中激发出无限的想象,由此连通心与物之间的古今对话。

千年以来,茶筅仍是点茶的必备工具。

宋人对饮茶十分讲究,他们首先会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制成“团茶”,仅这一环节就十分繁复。待烹茶时他们才将茶饼从专门的茶焙笼中取出,先是以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仔细筛选,达至均匀。与其说磨的是茶粉,不如说也在打磨耐心。而今人借当代技术、以宋代工艺研磨精筛的茶粉,其细腻程度可达两千目以上,已为调制茶膏省去诸多麻烦,但点茶的过程,仍保留了当年的仪式感。

挥别千年,茶筅依旧是点茶的必备工具。它还配有专门的立座,以保证其不易变形,由此可见它在宋代点茶中非比寻常的地位。筅,即帚,关于它的最早记载可见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茶筅,以斤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未必眇。当如剑背,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小小的茶筅本身也是一件精巧的手工艺品,竹穗细密,其造型犹如微启的花。

点茶首先从清洁茶盏和茶筅开始,用水温热茶盏,使茶汤不易变凉。茶粉和茶汤的比例十分重要,一般一盏茶配以3至5克的茶粉。倘若过量,则会导致茶汤苦涩。

点茶过程,需分七次往茶碗里注水。

接下来便是关键的“七汤点茶法”,《大观茶论》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具体到茶筅搅拌的轻重与方式等。但见郑强执汤瓶分七次往茶碗里注水,随后动作,或是来回击打,或是回环搅动,在茶筅的不断"击拂"之下,一层细腻的云雾逐渐生起于茶面。它与茶盏相互衬托,黑白分明。

“茶百戏”

接着,“茶百戏”悄然登场。郑强以茶拨的直端为笔尖,蘸上1.5克左右的茶粉,加入一两滴清水,调配出适当的茶膏,再于泡沫之上轻描淡写,略略几笔,一幅写意山水便浮现在茶碗当中。

“请尝。” 郑强的声音再次响起。按照他的指引,我们双手捧起茶盏,轻抿一口,别有一番清雅滋味。茶,仍旧来自郑强的家乡,福建武夷山的岩茶,水,则是来自当地,曹边村的古井之水,但与一般冲泡而成的茶汤相比,点茶的口感更意味深长。制作一道点茶,一般需要十多分钟的等待。而此时,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浮云般的汤花,细密似堆雪,
在盏面之上凝聚,离散。
这美丽稍纵即逝,
只是一面之缘,无法留住,却上心头。

※※※※ 

【视频/图片】记者 孙俊军
【采写】记者 廖薇


编辑   廖薇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