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除了托管班和夏令营,不少同学在多样的实践场景里用特别的方式书写成长,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的学生马靖棋便是其一。在父亲的支持下,这位小姑娘化身非遗小小传承人,一头扎进了马家枪的世界,用招式与热爱续写着属于少年的传承故事。
沙涌马家枪是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街道的传统体育,2018年入选中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马靖棋的父亲马钰泉是沙涌马家枪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小在耳濡目染中接触马家枪文化,还曾代表南区非遗团队参加多项表演与比赛,斩获一等奖。
采访时,在南区龙狮武术艺术馆,她娴熟地提枪演示了几招:脚步轻快地腾挪,时而垫步前刺,时而撤步横扫,一招一式尽显功底。“今年暑假,我除了自我练习,还作为队长协助爸爸带学生训练,教他们扎马步、冲拳、推掌等基本功。”马靖棋说。

最让她难忘的是一次训练,当时父亲受邀赴中欧青年领袖交流活动表演,她得独自带队。“有些新同学年龄小,不够自律,训练时东跑西跑,不听指挥。”马靖棋说,面对这种情况,没经验的她一开始有些慌乱,后来在师弟们的协助下,才有序完成了当天的训练。
除了带队教学,她还参与了马家枪文创产品的制作。训练馆里陈列的印有马家枪图案的背包、衣服等,都凝结着她的巧思。“那时我和爸爸反复讨论颜色搭配、图案摆放位置,就想让设计更美观。比如有个枪形图案的位置,我从孩子的视角提了修改建议,爸爸最终采纳了我的想法。”

这个暑假,她累计参与了5场表演:在武馆为研学团队或游客展示弓步、马步、冲拳等动作,以及马家枪、大刀技艺;还走进香山书房、中山市文化馆等场所演出。在市文化馆的表演格外让她印象深刻,“现场人特别多,我和姐姐、师弟师妹一起上场,一开始有点紧张尴尬,但最终坚持了下来。”表演结束后,马靖棋觉得自己更勇敢了,“也希望更多人能认识这项非遗。”
“不仅学会了团队管理和带训技巧,更重要的是,意识到传承和保育马家枪文化是后辈的光荣使命。”谈及暑期的收获,马靖棋真挚地说。
编辑 袁婵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