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天气预报里的主持人,站在地图前认真播报的样子,我都觉得他们好酷,像是能预知未来的魔法师。”这个暑假,中山市南头镇民安小学六(6)班的梁景智参加了2025年第二届“中国天气”小小天气预报员作品征集活动,并荣获“优秀小小天气预报员”称号。
他的参赛作品成功入围全国展评名单,并受邀前往北京参加现场作品展播活动。这场特别的职业体验,不仅圆了他的“播报梦”,也让他在挑战中不断成长,收获满满。
得知活动消息的第一时间,梁景智便兴奋地报名参赛。“之前就常常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栏目,现在有机会亲身体验,当然不能错过!”顺利报名后,他迅速投入备赛,一遍遍观看过往天气播报视频,细心观察主持人的语气、手势、表情,并将要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他还参加了由市气象局组织的培训课程,认真学习气象知识,尤其熟记各种气象标志和术语。

这次参赛,他选择的播报主题是《冰雹的形成与应对》。要把一个复杂的气象现象讲清楚并不容易,但对梁景智来说,真正的难点是克服镜头前的紧张。“一开始,我一站到镜头前手心就出汗,声音也会发抖。”他说。为了战胜紧张,他每天反复练习,哪怕一段视频要重录十遍也毫不气馁,还把稿子录在手机里,随时听、随时熟悉。“老师还教我一个小技巧,就是开始录制前先深呼吸,把镜头想象成我的好朋友,紧张感就会减少很多。”就这样,在一次次练习中,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信心。

“我之前以为天气预报员就是站着讲几分钟,参加了比赛才知道,其实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手势都要反复练习、反复推敲。”亲身的体验让他明白,这份看似轻松的职业背后,实则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以及辛勤付出。“要在看不到地图的绿幕前准确地指到地名,还要语速合适、感情到位,真的太难了!”梁景智说。

谈到这次参赛的最大收获,梁景智认真地说:“一是我变得更自信,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在镜头前完整流畅地讲完内容;二是我真正懂得了天气预报员这份职业的不易,也更加尊敬他们的工作。”而这场体验也为他种下了更多的梦想:“我还想尝试当博物馆讲解员,把有趣的历史故事讲给大家听;还想体验当小小科学家,探索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
对于想要参加类似比赛的同学,梁景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稿子要简洁,说起来要流畅自然,语速不能太快或太慢;动作手势要准确,不能指错位置;最重要的是别紧张,把观众当成朋友一样交流就好。”
从兴趣出发,到亲身实践,再到认知的深化和个人成长,这段“小小天气预报员”的经历,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梁景智成长旅程中的一颗闪亮星星。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