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丨小村戏梦:陌上归人过稻田
栏目:海外传播 来源:中山日报 中山+ 发布:2023-04-20

△“大哥种到好好田”
看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的春色如何迷人
[点击视频↑↑]

【水田春秧 雨助仓满】

-三乡桥头村春日片段-
小琅环-水田-抛秧-桥头米-濑粉-
稻田香山书房-粤曲社-木偶戏

三乡是哪“三乡”?乌石、桥头、平岚。三个村子呈三角形相邻聚合,是唐宋时先后已有人定居的古村。“三乡”之中,桥头村的小琅环山、稻田、书屋、曲艺社、濑粉近年为人熟知,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是中山第一个获评的“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岭南春早,在未到清明谷雨的时节,农人已早早开始下秧和完成插秧。我们不想错过有着美丽稻田的桥头春秧,于是春分后就走进桥头的春天。


丨下好的秧苗卷好放进一只堪称“老古董”的秧盆里

【一】雨-稻田插秧逢劲雨

在小琅环山脚下,是桥头村的一片田园,春天插秧时分,水田倒映着山色,有如一片桃花源。三百亩稻田四季有不同景致,村民则每天走在山光水色之间,怡然自乐。桥头的稻田由小块小块连成片,村民各自耕作自留的一小片田,保留一点小小的传统劳作,产出远近闻名的桥头米。


 丨小琅环山下田园春色(阿占/摄)

今年春分天气,大家已纷纷开始插秧,一周左右基本全部完成。老农强叔“滋滋悠悠”(不慌不忙)几乎到了最后才开始在他几分田地上抛秧。

他的田正好在村头大榕树旁,就是那棵在田头交叉路上的大榕树,树下有一个形成了很多年的小市集,摆卖各种自家种的东西,村民也在这里交换各种信息,看彼此来来往往。


 丨田边大榕树下的小市集

强叔用抛秧代替插秧,据讲这是桥头这里的特点。与插秧相比,抛秧不用弓背弯腰,没那么辛苦,田里的秧苗刚开始时虽没那么整齐,但长着长着自然就齐了,而且产量和插秧是一样的。

只见强叔拿起一卷秧盘从中抽出秧苗轻快地投到水田中,转眼就把一盆秧苗抛完了。


丨强叔在抛秧非插秧,不需要弯腰,种植显得更轻松。据说,在中山就是桥头村用这种形式。

接近午时12点,强叔还在田里,此时突然豪雨急降,树下众人急忙收摊归去,强叔从田里跑上来,穿上雨衣也骑车离开,雨里所有人都全身湿透,强叔说:“说午时下雨,当真下雨了!”

那天,全片地区都下了很多雨,也是很久没下雨了,这回下得痛痛快快。

【二】谷-谷都和濑粉

从空中看,三乡镇在五桂山南端,山丘环列,整个镇有若宝盆,三乡又称谷都,一方面可联想鱼米之乡,稻田耕地;另一方面则可不可以这样看——山谷盆地,乐业安居。

反正是与“谷”渊源极深。著名的三乡濑粉,即为米粉的一种,是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是将粘米、糯米磨成粉、兑成糊,米糊加工成形后辅以各种汤料煮食。


 丨濑粉绵滑柔软,宝宝爱吃

在桥头,就有一家地道的做了20多年的濑粉店——林冲食店,每天早晨6点至中午1点营业。这个营业时间完全是出于保证濑粉的新鲜度。因为濑粉一早做好,过午逐渐变硬易断。这就是林冲食店由早上做到中午,其余时间不做的原因。非常有特点。由此方知濑粉的真髓。它绵滑、柔软、料纯、朴素。乡村里一间单独的食店,周围仍是田园乡居,没有商铺,周遭清清净净,这显得林冲食店很特别。店由郑逸林夫妇打理,他们大概五六十岁,“林冲”是郑逸林的外号。儿子儿媳也在店里与父母一起做。女儿和另一个儿媳则在假日出来帮手。

【三】读-稻田书房耕读志

同是侨乡的桥头村,由华侨所建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便是桥头学校,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为村史馆。从桥头学校走过一点即是那片美丽的稻田,近年比较早出现的网红点之一“稻田玻璃书屋”就在这里的稻田边,书屋现已成为香山书房。在这书房出望的景致可以说是“无敌”——一片阔远的稻田在青山的怀抱里,领尽日月晨昏的变化。向西的书房,独对斜阳伴晚烟,看陌上归人过稻田……时值春雨季节,窗玻璃上是密密打下的雨点,外面是烟雨山岚,书房的暖木色中,一位母亲与5岁娃娃对坐,一页一页给小娃娃读着绘本讲着故事,美好如梦幻。故事一页页翻,小娃娃一岁岁大。


丨稻田边一间梦幻的香山书房

桥头村出现一家书房其实不是无端的时尚,翻阅一些书籍,记载在民国时桥头村中便有“万有文库”图书馆,后因故不存;新千年后有段时期,在桥西郑公祠曾开辟“农家书屋”,藏书三千册;直至几年前这稻田书屋的出现并逐渐完善为香山书房。从这些历程或能看明白这间田边的书房并非唐突和附会,反而更带一点耕读的品格志气。


丨桥西郑公祠前面是篮球场,相邻的岚桥郑公祠则辟为曲艺社。年轻人、老年人都时常聚集于此进行文体活动。

说到桥西郑公祠,是一间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整体非常大气。与其相邻的是岚桥郑公祠,现为乐雅曲艺社,是本村粤曲票友一周三聚的地方。唱平喉的李姨声音干净洪亮,她从香港回到桥头常居,每周三天与票友到曲艺社唱一下午,大家一般午后聚集,五点前散伙回家煮晚饭带孙辈,日子在曲韵乐声中度过。


丨有时两间祠堂前的篮球场变为戏曲舞台,村民聚于此听粤曲、看木偶戏。

曲艺社存在已有相当年头,乐队阵容不小,男女参半,乐器品种丰富,扬琴、琵琶、二胡、椰胡、马头琴、萨克斯,甚至还有大提琴。成员个个“能文能武”,有些一人会几种乐器。你唱罢,我演奏,随时能走位,互换角色,十足的过瘾。他们有时会到外头演出,有时有木偶戏来“客串”。此时乡间夜幕里的小小舞台,出将入相,由人支配的一场又一场戏,宛然戏梦人生。看戏人霎时分不清时空,以为回到古老的时间里。

【三乡童谣】

鸡公仔,尾拉身
拉落海,浸蟛蜞
拉上山,摘花棯
摘到三百钱,放溪边
大流雨无冲漏离
红红鸡公跳落大哥田
大哥种到好好田
打支金钗挂条红

注释:①尾拉身:指小鸡的尾巴很长。②花棯:也叫冬棯,即番石榴。③大流雨:指大暴雨。④漏离:语气词,表强调。这句的意思是:放在溪边的钱不要被大雨冲走啊。

※※※※

※※※※

统筹策划:阿占 舒饭 孙俊军
编导:舒饭丨采写:詹琪琳
图片-视频摄制:孙俊军丨设计:陈思理
翻译统筹:廖薇丨翻译校对:Donald Kepple

童谣编曲:马文博丨编词:张华森
出品:中山日报·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香山文化研究院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注意防范!中山强降雨天气来袭
原创 16556人浏览   2024-05-19
中山: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人文之光
原创 12030人浏览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