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法宝 | 让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
栏目:健康 来源: 发布:2023-06-07


在每天的门诊当中,不乏有父母向心理医生诉苦抱怨或让心理医生支招的,关于怎么好好跟孩子相处的问题。

有的家长说“被气死了,说什么都不听,还不让问,一问就黑脸,直接进房间关门“有的家长说“现在家里都不会讲话,也不敢讲了,说话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惹怒孩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关系会给孩子更稳定积极的情绪和家庭氛围,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舒适、接纳的态度;处于这种状态中,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和谐亲子关系 需要的底层逻辑  

1. 避免直接否定

直接否定孩子的后果就是失去孩子的信任感。多次被否定后,孩子遇到事情再也不愿分享,因为得不到信任和肯定。作为父母,你要学会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关切,譬如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爸爸妈妈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可以跟我们说说吗?”这样的问话带着尊重和接纳,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2. 用倾听代替说教

作为家长,要学会用倾听代替说教。要全神贯注的倾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向孩子传递出:“我们在意你的感受,也愿意了解你的困扰的信号”。

3. 善于提问而非直接告知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直接告知孩子答案,尽量通过巧妙提问,来启发孩子。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培养质疑和反思精神。

4. 姿态远大于方法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要学会适当地表现出略低的姿态,让孩子学会体会父母的难处以及了解父母也是平凡人,不是万能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有助于孩子拥有较为独立的人格。

5.感受、态度比内容重要

相较于你说的内容,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更在乎你带给他的感觉和态度,因此你在表达时的语气、语调、情绪尤为重要,因为敏感的孩子可以捕捉到你的真实情绪。

6.亲子关系与其“讲理”不如“谈情”

当孩子做错事时,你应该首先关心他的心理、情绪变化,孩子情绪平稳过后在慢慢沟通他的不足。当你用心对待做错事的孩子时,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爱意,这显然比“讲理”更重要。

在生活当中,家长应该少一点点高高在上的说教,多一点“我理解你”的共情。

逐渐地,你就会发现孩子开始改变,变得通情达理,变得能好好说话,亲子关系变融洽,家庭氛围也更和谐。

【素材来源: 中山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谢琼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