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法宝 | 如何让孩子学会拥抱“哀伤”
栏目:健康 来源: 发布:2023-04-09

典型案例

中山女大学生小C期待凡事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就会不停自我责备,这种高要求让她没有喘息的机会,也逐渐失去了愉悦的体验。在一次心理治疗中,小C谈到奶奶在自己读六年级那年去世了,但家里人一直瞒着住校的自己,过了一个月才知道。知情后的小C很崩溃,奶奶从小陪伴自己长大,自己连一句告别都没有机会说。父母则说,你好好学习就是对奶奶最大的回报。她就一直记住这句话,认为自己只要做到最好,才能告慰奶奶在天之灵。

孩子太小,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死亡;

说了也没什么用,还会让孩子觉得伤心、害怕、闹脾气;

孩子长大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先瞒着,不要让孩子担心……

正是基于以上的顾虑,很多家长会选择“隐瞒”。

那么,在儿童经历重大丧失(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搬家等)时,是否需要告知实情?

哀伤需要被看到

哀伤是个体对丧失的反应。每个人对哀伤的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受到年龄、文化和以前经历的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学者认为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会体验到哀伤,只是与成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若儿童的哀伤不被看见,复杂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舒缓和支持,则可能出现“适应不良的哀伤”,伴发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案例中的小C,把“做到最好”作为与奶奶保持联系的方式,未能很好完成告别,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拥抱“哀伤”

儿童的哀伤反应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当儿童面临即将或已经发生的丧失时,家人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提供支持。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01 ▏先处理自身的情绪,坦诚但有限度地告知

一方面需避免刻意掩饰自身的情绪,表现冷漠或无所谓会让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另一方面,若成人自身有很多未消化的情绪,如强烈的愤怒、怨恨、绝望等,应避免向孩子宣泄,有限度地告知必要事实。

02 ▏了解儿童已知的信息,针对性进行解释和支持

孩子通常能敏锐地察觉到家庭中的一些变化,如亲人重病,父母争吵等,可以尝试询问孩子对现状及可能丧失的理解。

03 ▏结合不同认知水平,告知丧失可能或事实

年幼儿童对死亡或丧失概念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或讲故事的方式,逐步透露,不强求孩子和成人达成同一理解。面对高年级的孩子,明确的表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事实。

04 ▏允许并接纳各类应激或哀伤反应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面对创伤事件可能出现不同的反应:

学龄前:吮吸、尿床、怕黑、依恋增加、食欲不振等;

学龄儿童:常见有行为倒退(如尿床、咬手指、需要陪睡等)、分离焦虑、做噩梦、注意力不集中、易发脾气、哭闹、出现更多攻击行为或变得沉默、不愿与人交流等。

青春期:头痛、肠胃不适、失眠、做噩梦,烦躁、不愿上学、不愿与同伴交流、在家中易与家长发生冲突等。

05 ▏告知后的耐心陪伴最为重要

无论孩子的哀伤反应如何,让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感到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尽可能保持家庭原来的生活节奏,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生活可能有所改变,但我会一直陪着你,你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跟我说。”

06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告别

无论是离世的亲人,还是即将分开的朋友,又或者是丢失的心爱玩偶,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绘画、游戏、制作纪念箱、整理物品、开告别会等方式表达内心的哀伤,完成与重要他人或物品的告别,带着爱的力量重新启程。

若儿童的哀伤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或家属难以调整自身情绪,需及时到心理专科就诊。

【素材来源:中山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谢琼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AI+LIFE HACKS丨People enjoy May Day holiday in ZS
原创 13852人浏览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