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室丨粉发女孩走了,网暴仍在……
栏目:健康 来源: 通讯员 陈施雅 发布:2023-02-24



粉色头发有“罪”吗?

据中青网此前报道,郑某华出生于1999年。2022年7月13日下午,郑某华拿着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希望给正在病床上的84岁爷爷一个惊喜。她将这一幕拍成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照片里的她留着粉色中长发。谈及染头发的初衷,她说希望毕业照上的自己是明媚而鲜艳的。

这条名为“病床上的爷爷打开了我的录取通知书”的帖子,却让郑某华陷入网络暴力的漩涡中,有网友针对她照片里粉色的头发展开攻击,编造她是“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等等。还有机构盗用她的照片,把文字内容加上“普通女生专升本”的故事来卖课牟利。此外,还有人编造“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小女生”等谣言,对郑某华展开羞辱。

2023年2月19日,一则关于她离世的消息传来,她的多位好友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哀悼和惋惜。郑某华曾向媒体透露,去年7月,她因为被网暴导致抑郁很严重,整晚整晚睡不着觉,白天吃饭也没有胃口,但她试图努力调整,包括向心理医生求助。



郑某华社交网络内容截图:《关于粉色头发和我的tony》《律师声明》《积极抗抑》。

中国社科院2019年《社会蓝皮书》中数据显示:每三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遭受过网络暴力。每两个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遭受过网络暴力。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01 |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借助网络这一电子通讯工具霸凌他人的言语行为,可细分为不同类型,包括言语攻击、造谣骚扰、人肉搜索、曝光隐私等。

Heidi Bandebosch等学者研究认为,网络暴力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特征:

△主观上对受害者的有意伤害;

△客观上对受害者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伤害;

△在频率上需要多次反复;

△施暴者与受伤害者之间权力上的不平衡性,传统暴力行为中的弱者有可能利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特点成为网络暴力中的强势方;

△青少年网络暴力大都发生在熟人之间,而与由陌生人发起的网络争辩、网络戏弄,及网络病毒发布等行为不同。

02 |
网络暴力背后的心理机制

▲社会感染:情绪的传递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会迅速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有些观点会被极个别网民极度渲染和广泛传播下,其他网民群体可能会被偏激言论的影响而产生偏激情绪,如愤怒、不满,一旦网民接受并认同这种观点后,冲动下可能会做出缺乏理性的暴力言行。

当大家不自觉地重复这种观点,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就会逐渐形成网络暴力。

▲从众心理:行为的模仿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在该心理的作用下,易加剧网民暴力行为的模仿性。

面对某一社会事件,我们通常无法获取事件的真实可靠且全面的信息,为迎合大众,我们可能会出现“随大流”的行为,如盲目跟风发表偏激、缺乏理智的观点和言论,在群体保护心理的作用下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是对事件当事人作出诋毁、谩骂、侮辱等网络暴力行为。

▲匿名心理:暴力的保护伞

匿名心理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匿名,减轻了我们为自身行为承担道德或法律上责任的约束力,在网上,无人知晓我们的真实身份,就算是发表恶性言论,对他人施以网络暴力,也觉得不会损害自身名誉更不会被追究相关责任,因为“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说,大家都这么讲”,仿佛群体不需要为其所作的任何行为负责。

这些施暴者们躲在“法不责众”后面,被发现了就注销账号,而当事人呢?可能会一直活在暴力的阴影下。

▲“去个性化”:非理智的扩散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因依靠群体的环境支撑与精神鼓励而出现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责任意识降低,做出个体在独自一人时不敢做甚至会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

在去个性化的作用下,参与的个体越多,事件扩散的范围越广,个体所需承担的责任就越少,当我们做恶事却不需要承担责任时,我们可能会不顾一切、毫无理由地攻击对方,更是极大推动网络暴力行为的扩散。

03 | 别当键盘侠!

网络暴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无法完全躲避,但我们可以自觉抵制网络暴力,从拒绝成为“键盘侠”(施暴者)开始!

培养同理心,学会尊重与包容

尝试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要轻易评判别人,感受他人的感受,并将你的理解传递给对方。

定期缓解压力,减少情绪压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许多压力,过多的压力可能会引发各种不良情绪,若我们无法安置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更易受到网络各种社会事件或是偏激言论影响,导致出现暴力言行,因此觉察不良情绪,定期科学合理地宣泄愤怒、不满等负性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避免“无思考”模式

事件的发生常常是多因素导致,与其纠结在“对不对”的争论中,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事情“是不是”这样的。对于自己不够了解的人和事,尽量不要轻易评论,尤其是负面评论。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全面分析问题,增强辨别不当语言或行为的能力。



【素材来源】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山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