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华琳建议:用到、用好、用尽“双区”利好
栏目:健康 来源: 发布:2021-01-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广东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华琳提了三个建议。“关于助力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关于在中山设立特殊化妆品和进口普通化妆品注册备案工作站的建议”“关于将我省预包装食品和保健食品经营许可改为备案纳入营业执照的建议”。这三个建议,都是紧紧围绕着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华琳认为,中山历来强调制造业立市,因此,制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山未来经济发展构筑比较优势,用到、用好、用尽“双区”利好叠加带来的“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打破“天花板”限制,最终实现中山经济赶超式、跨越式发展。”

针对五个短板练好中山内功

华琳列举了制约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突出短板: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协调发展不够、示范带动效应不力、区域产业联动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针对这几个短板,她提出了推动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是以科技创新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如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与周边地区知名研发机构、实力企业开展实质性技术协作,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及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协同配置,优先布局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要加大创新资金支持力度,对创建研发平台或承担重大项目的企业给予补助;扩大现有相关制造业创新发展资金池规模,为制造业企业创新提供充足保障。

其次补产业协调发展不够的短板,则要以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内部及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扩大先进制造业生产规模,提高先进制造业占比从根本上消除低端制造的过剩供给,转而嵌入国内国际高端制造业产品链。调优存量同时坚持做强增量,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挖掘新材料、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产业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空间,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建设。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推动“两业融合协调发展”。即配套引入和培育包括与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到智能生产等环节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并通过政策宣讲、产需对接、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等方式激发和扩大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

同时,她还建议要以新技术、新模式做大做强优质本土制造业企业,以开放式发展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以土地高效利用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等来改变目前中山面临的制造业短板。如激发镇区、村组参与热情,实现利益共享。借鉴佛山顺德“企业长租资管、政府统租统管、政府挂账收储”等六种改造模式,探索适合中山的镇村工业园升级改造,优化市、镇、村、企多层次纵向利益共享机制。借鉴东莞“拓空间”40条,创新土地利用方式。

争取政策建省级工业园

除了中山练好自身内功,华琳认为,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她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首先是恳请协调省有关部门核减我市农保指标,增加的土地规模划入工业土地发展红线。她表示,中山已建的交通道路已占了很多农田,几乎没有地方可供农保地置换,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需要增加。

其次是请求省政府支持中山建设省级工业园。目前,中山仅有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目前中山工业园实际有名无实,仅有13家规上企业,用工总人数约2000人。2020年,我市正在按照省级工业园申报工作部署,计划向省工信厅申报省级工业园。她希望省委省政府能给予用地指标等政策支持,让工业园能尽快成为重振虎威打造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载体。

最后则是希望借鉴深圳的做法,将所得税降低到15%。目前,深圳正在部署“西协”战略,中山的城市正在向东发展。深中通道的建设,必将深圳与中山的产业圈、城市圈融为一体,中山的翠亨新区将是深圳“西协”的桥头堡。她建议将深圳前海、珠海横琴“鼓励类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政策,扩展到翠亨新区,注册在翠亨新区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慧 实习生 黄焯庭
◆图+、视频拍摄/记者 文波
◆后期制作 黄艺杰
◆编辑:沙玉兰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