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沉默的杀手”卵巢癌?“世界卵巢癌日”市博爱医院医生这样支招
栏目:健康中山 来源: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何金钊 发布:2024-05-09

42岁的中山市民黄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卵巢癌产生联系。5月8日,原本以为只是患有卵巢畸胎瘤(良性卵巢肿瘤),并开展切除手术的黄女士,术中病理结果却显示,她患的是卵巢恶性肿瘤。

黄女士感到疑惑:自己平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卵巢实性肿块也只是在一次普通体检中发现,怎么问题就变得这么严重?

市博爱医院医生团队在为黄女士开展手术。通讯员供图

据悉,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被称为“妇癌之王”。由于在早期难以被发现,7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70%患者初次治疗后两三年内复发,70%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为推进公众对卵巢癌的了解,每年的5月8日,世界卵巢癌联盟发起将这一天设立为“世界卵巢癌日” 。今年的主题是“不让一个女性落下”。

卵巢癌发生的可能因素是什么?哪些女性属于高风险人群?女性应该如何做,才能远离卵巢癌呢?5月8日,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医生,为中山市民科普“卵巢癌”的这些事。

15%~20%卵巢癌发病

   源于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

“其实黄女士在10个月前就发现了有2.5cm大小的实性肿块,在这10个月期间,她的肿瘤大小虽然变化不大,但是考虑到B超提示为实性肿块,因此建议手术治疗。”黄女士的主治医生、市博爱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罗燕艳介绍,幸亏黄女士最终同意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会出现卵巢癌?市博爱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罗燕艳介绍,卵巢癌发生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职业和环境因素、疾病和生殖相关因素。

 “研究表明,15%~20%的卵巢癌发病归因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包括BRCA1及BRCA2基因。其中,BRCA1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终生发病风险率约为44%,BRCA2突变携带者终生发病风险率为17%,远高于普通人群患病风险。”罗燕艳表示,即使没有明确基因突变,一级亲属中,如有母亲或姐妹患卵巢癌的人群,罹患卵巢癌风险为普通人群的3倍。

 “另外,卵巢癌风险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罗燕艳介绍,与工作相关的石棉暴露人群死于卵巢癌的风险增加2.25倍,而不孕症与卵巢癌风险增加相关。

卵巢癌的高风险人群是哪些?据悉,根据终生发病风险大小,卵巢癌的患病人群,分为卵巢癌普通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罗燕艳表示,普通人群中卵巢癌的终生发病风险为1.1%~2.0%,而高风险人群,一般认为卵巢癌终生发病风险高于10%的人群,包括胚系BRCA突变、其他相关基因突变,或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

建议维持正常体重、增加生育次数

卵巢癌如何预防?据悉,卵巢癌预防方式,包括筛查、遗传咨询和相关基因检测、预防性输卵管切除等。

罗燕艳介绍,有研究表明,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可提高卵巢癌高风险人群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但目前还缺乏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筛查方案。

“针对普通人群,建议维持正常体重、适当运动、增加生育次数,增加母乳喂养时间等。”罗燕艳提到,有研究表明,与未生育女性比较,生育过孩子的女性患卵巢癌风险可降低30%~60%,而且每增加一次生育,对卵巢就有一次额外的保护,还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卵巢癌发病风险降低相关。

在遗传咨询和相关基因检测方面, 罗燕艳医生建议,有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进行遗传咨询,接受BRCA基因检测,对确定有基因突变者,相关机构建议,在完成生育后实施降低卵巢癌风险的预防性双附件切除。

对于非息肉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开展相关基因检测,有突变的女性进行严密检测。

另外,在实施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时,建议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

“卵巢癌虽然可怕,但女性朋友也不需要过度恐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如B超发现有盆腔包块时,要及时寻求专业的指导。”罗燕艳提醒,家族中有癌症病史的,可以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另外,维持正常体重、适当运动、增加生育次数,增加母乳喂养时间等均是预防卵巢癌发生的良策。


编辑  王帆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注意防范!中山强降雨天气来袭
原创 16984人浏览   2024-05-19
中山: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人文之光
原创 12419人浏览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