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为期13天的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近千名顶尖科学家、知名学者以及高校师生,期间共举办了500余场大会报告、专题学术会议及卫星会议,堪称全球基础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
大会还同时举办了全国中学生学术海报展活动,吸引了58所优秀中学参加评选,经专家多轮评审,68 份海报成功入选,其中仅11 份获评优秀。
来自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7届高一(22)班的学生欧阳安多、黎孝雍和王智浩组队参选的学术海报作品,获评为优秀海报。
获奖后,中山纪念中学的欧阳安多接受了采访。
1.简要介绍下本次参展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我们的研究是利用GEDI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在全国尺度量化了海拔、人类足迹和降水对森林冠层高度的影响,并揭示其区域差异,为精准估算碳汇和指导生态管理提供了新框架。
2.做这个项目期间,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科学家”?
在不断调试和查阅各种资料,并最终得出结果时,我体会到了如何用科学家的视角审视问题,并严谨地将问题逐一解决。
3.研究过程中最“崩溃”的瞬间是什么?
最崩溃的瞬间发生在海报临近交稿之日,那时虽然图表和文章都已完成,但海报还并未制作,时间紧迫,差点想放弃,最终还是通过三个人相互接力完成了海报的制作,并在期限内交稿。
据介绍,在接到报名通知后,中山纪念中学的带队老师李勇刚每周会跟进研究进度,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国家未来绿色发展的远景目标,确定研究主题、进行数据分析、模型应用与调整等。为让学生们对研究内容有直观感受,还组织到五桂山进行实地观察以及查阅资料,甚至还联系到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刘少卿老师,得到了专业指导,最终获得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
【供稿人】李勇刚
编辑 李玮玮 二审 黄汉英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