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山特色诉源治理新样板!市第一法院与东区街道合力开展多元解纷试点工作
栏目:法观中山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余晓霖 通讯员 吴娟欢 发布:2023-05-25

5月24日下午,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与东区街道办事处联合举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试点工作推进会,签署《关于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

▲市第一法院与东区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试点工作推进会现场。记者 冯明旻 摄

此次会议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快推进试点方案中的措施要求落实落地,并转化为具体工作成效的动员会。双方旨在加强协调联动,凝聚“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最大合力,努力打造同心解纷、同网联动、同力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近年来,中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但在诉源治理方面,受限于统筹机制缺位、平台建设滞后、非诉讼解纷力量不足、激励考核机制乏力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效能。”市第一法院副院长洪文表示,中山法院近五年新收案件数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凸显我市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强化诉源治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市第一法院副院长洪文在会上讲话。记者 冯明旻 摄

今年3月始,为多元化推进诉源治理,一体化推动“三源共治”,市委政法委确定市第一法院在东区、坦洲两个镇街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工作试点,力行大胆试、大胆闯,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据悉,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第一法院多方发力,对外与镇街妇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从源头化解家事类纠纷。同时推进金融调解驻银行工作站试点工作,打造“金融机构驻点特邀调解+在线司法确认审查”工作模式。仅4月份,新收“民诉前调”类型案件3604件,同比增长91.80%;调解成功率为66.05%,同比增长32.57%。

在刑事案件方面,针对“醉驾”案件高发态势,市第一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展“醉驾”专题调研,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推动危险驾驶案件源头管控,为创建文明城市、强化诉源治理贡献司法智慧。

此外,市第一法院还对内重点打造“调解超市”,为基层组织解决纠纷提供司法建议,探索出具有中山特色的诉源治理新样板。截至5月22日,该院民事、行政一审收案数同比下降4.50%。坦洲人民法庭共新收案1129件,同比减少155件,降幅为12.07%。

”府院“合力深化试点工作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强化诉源治理,是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全社会共同责任,是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洪文指出,此次试点工作是法院跟镇街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

法院、政府应当共同深化“同心网”试点工作改革,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建立顺畅的沟通联动机制,致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引导、社区疏导,具有中山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整合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积极构建分层递进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径,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工作目标。

▲市第一法院与东区街道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记者 冯明旻 摄

在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明确,试点工作中,法院将与东区街道在畅通联系渠道、推动平台对接、加强调解培训、强化调解联动、加强类案指导、开展定期评估这六大范畴加强配合,共同推进,确保试点取得成效。

“相信在双方的携手努力下,一定能织密、织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同心网’,助力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为建设平安中山、和美中山,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洪文如是说。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