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劳动教育为载体的幼儿园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会在中山市小榄镇明德中心幼儿园隆重召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蔡黎曼、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莉、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吴祥明、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洪世林、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黄伟祥校长等专家及领导,以及课颖组成员、一线教师代表齐聚明德,共同检阅三年研究成果,展望实践深化蓝图。

深耕实践:
劳动教育赋能幼儿品德成长
课题主持人、明德中心幼儿园园长伍春虹在结题报告中系统回顾了研究历程:从生活化德育理论的建构,生活化德育课程行动指南与实施路径的探索,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她表示,劳动是载体、对话是方法、德育是目标,生活化德育让幼儿在具身实践中自然习得责任担当、感恩珍惜等良好品德。

会上,科创劳动工作室主持人刘健敏老师以《劳动中启智 科创里育德》为题,分享了教师如何将劳动转化为道德教育契机的教研智慧;班级教师代表冯雄建则带来了《照顾你,我也可以》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案例,呈现了大班幼儿在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萌发的责任与担当。
星火成炬:
区域联动共绘劳育育德图景
本次结题报告会不仅是对课题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区域乃至跨区域以劳育德实践经验的集体呈现。来自中山市、潮州市、贵州省盘州市的11所子课题实验园全程参与。各实验园提供了详实的结题资料,生动展示了立足本土、探索以劳育德的丰富实践与深入思考。这些来自不同园所、不同地域的探索成果,如同点点星火,共同汇聚成“以劳育德”探索的璀璨光芒,有力彰显了课题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辐射效应。

专家把脉:
高度肯定价值并指明深化方向
在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们对课题研究的创新性、扎实的实践过程、显著的育人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专家们认为,该课题立足“生活即教育”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径,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推广意义。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深化建议,重点围绕进一步加强过程性资料的系统梳理,建设可持续的成果推广机制等方面,为课题未来的深化研究与辐射引领指明了方向。

小榄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主任苏少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对区域学前教育改革的示范价值,并表示将持续支持课题成果的深化与推广。
结题不是终点:
迈向深度推广新阶段好的
伍春虹在总结中强调,结题是实践深化的新起点而非终点。课题组将认真吸纳专家领导的宝贵意见,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推动“劳动育德”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园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刘嘉濠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