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江河“美容师”罗少兴:用汗水换来碧水清波
栏目:教育 来源: 发布:2020-10-22

她是一名水上保洁员,
站在船头,
打捞垃圾。
一捞一倒,
不超五秒。
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
她有什么话要说?

一根3米长的竹竿,一头绑着不锈钢网罩,这就是水上保洁员的打捞工具。登船后,罗少兴把竹竿横在胸前,眼睛盯着水面,双脚犹如钉在船头一样,任由风吹浪打也动摇不得。十几来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练就了眼尖手快的本领。塑料袋、泡沫块、枯枝败叶,罗少兴一手一个准,一捞一倒,整个过程不超5秒。

黝黑的皮肤、显眼的太阳斑,无疑,这是长期户外作业留下的烙印。无论严寒酷暑,罗少兴总是迎着第一缕晨光出船,踏着最后一片晚霞回家,认真细致地打捞河面上的垃圾,守护碧水清波。10月21日,记者在中山市华光路水上垃圾转运码头,采访了岐江河保洁队队员罗少兴。

夏天出船如水上“蒸桑拿”

水上保洁工作是门体力活,要能坚持长时间使用竹竿在水中打捞垃圾,所以男性居多。但年近六十的罗少兴却是这支队伍中仅有的两位女性之一,如今已工作15年。

午后的阳光照射在打捞船的甲板上,船上没有任何遮挡,水面折射的粼粼波光十分刺眼。“现在天气还算好,夏天热的时候就像在水上蒸桑拿,汗一直从两鬓流下来,不一会儿衣服就湿透。喝水也多,用大的可乐瓶装水,一天少说也得喝六七瓶。”罗少兴在船头打捞垃圾,搭档吴汉明在船尾掌控航速,二人甚少说话却配合默契。

除了酷暑,水上保洁员还得在工作中忍受臭味,记者坐在船上也体会了一把。眼看船内的垃圾越来越多,一股浓烈的臭味随风袭来,并伴随一路。据罗少兴估算,正常情况下,拉满一趟起码有300多公斤垃圾。

“和路面上的保洁员相比,我们虽然不用早出晚归,但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罗少兴对记者说,他们每天早上7时开船,一趟出去三四个小时,每天早晚两趟来回至少12公里。由于水上保洁员的工作特性,酷暑寒冬、风吹雨打都不可避免,更别说长期在水上工作,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水上保洁员而言,工作最辛苦是在台风过境之后。“工作量可能增加差不多一倍,水面上主要有树枝之类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造成水道堵塞。”台风过后水涨水落,水道情况变化万千,这为罗少兴的工作又增添了一份忙碌。

危急时刻救起落水老人

除了打捞垃圾,水上保洁员每天驾船在河面上巡视行驶,也会遇到市民不慎落水等意外事件,救人和助人也就成了他们的工作之一。

10月17日,石岐区兴中广场岐江河段,一名落水老太命悬一线,附近保安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入水中将老人救起。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正在河上作业的罗少兴和吴汉明也参与了这起救援,他们闻讯赶到,利用船只为救援提供了便利。

“救人是本能。我们返航经过光明桥时,看到水里有救生圈,当时意识到有人不慎掉水里了,河边岸堤很高,救人比较困难,所以马上赶过去帮忙。”最终在救人小伙、水上保洁员、热心群众三方合力下,落水者成功获救。而在罗少兴的记忆中,像这样的救人经历,起码发生了三四次。

见证岐江河生态环境改善

“垃圾总需要有人清理,我付出一点点劳动,让岐江河变得更干净,大家看了感到开心,自己也会有成就感。”罗少兴是中山市港口镇人,从小做惯农活比较能吃苦,之前姐姐也干这一行,自己没有别的专长,尽管工作枯燥、辛苦,但相对稳定,所以就选择了这份工作。

罗少兴见证了岐江河的水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变化。在罗少兴的记忆里,过去的岐江河,部分河段常漂浮死鱼,往河里乱倒垃圾的情况较多,河水味道比较难闻,打捞的时候,苍蝇蚊子直往脸上扑,必须戴口罩。但这几年,经过水体治理,加上市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岐江河水域的垃圾、死鱼已经少了很多,臭味也没了,这让水上保洁员的工作轻松不少。

“环境变好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成就感。”罗少兴说,每天工作之余,看到在河边散步玩耍的居民,是她最满足的时刻,尽管已年近六旬,但还没打算退休,希望自己守护的河道一直清下去。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伟祺
◆图+3/记者 王云
◆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蓝运良
◆编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344人浏览   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