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持续高热入院,原来感染了“鹦鹉热”
栏目:中山人医 来源:中山+ 记者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发布:2023-04-27

4月27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接诊一例患“鹦鹉热”的病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该患者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苏婆婆今年78岁,今年3月下旬因肢体乏力不慎摔倒,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她持续高热,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肺炎,予抗感染、退热治疗,但仍然反复发热,治疗效果欠佳,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

转送入市人民医院后,急诊复查胸部CT,发现患者双肺大片炎症、肺实变,只剩下不到20%的肺组织能维持呼吸功能了,难怪婆婆会呼吸困难。考虑病人高龄,而且肺部炎症病变严重,苏婆婆被立即送入内科ICU进一步治疗。

接诊患者的刘惠娇博士是一位具有丰富ICU救治经验的医生,她结合外院及院前的CT结果综合分析,不排除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通过追问病史,她了解到苏婆婆家里养鸡,而且有明确的接触史,刘惠娇回忆起既往救治过的几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肺炎,也是相似的表现。


▲图为患者出院时送来锦旗。图由通讯员提供

考虑到苏婆婆的肺炎渗出病变范围广泛,为了后续的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刘惠娇在给苏婆婆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莫西沙星抗感染等救治措施的同时,她和团队成员迅速完善病原学检查,外送肺泡灌洗液二代基因测序(NGS)检查。次日,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是鹦鹉热!

有了这个结果作为支撑,ICU团队及时为苏婆婆调整了治疗策略,通过ICU医护团队的精准治疗和精细护理,苏婆婆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4月10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氧合明显改善,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并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并于近日康复出院。

该院内科ICU主任陈妙莲表示,在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鹦鹉热占比高达8%,他们曾收治多例鹦鹉热衣原体重症肺炎患者,积累了大量的诊断、治疗经验。近年来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使治疗关口前移,治疗的精准和流程的优化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如何避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发生?陈妙莲提醒,如果饲养了鹦鹉、鸽子等鸟类,应把它们放在室外,并定期对其活动的环境进行消毒。人们接触鸟类和禽类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吸入它们的排泄物尘埃,戴口罩是最为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食用禽类时,也要注意高温烹煮,避免病菌传播。当然,人体只有与携带大量病原体的禽类频繁接触,吸入的病菌较多,才容易感染。虽然鹦鹉热发病较重,但是确诊后治疗并不困难,且治愈率很高,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此外,个人要注意多运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传染。

相关科普: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因鹦鹉是最常见的宿主,故而得名。鹦鹉热衣原体主要携带者为鸟类,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鹦鹉热感染后潜伏期约为1-2周,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肌痛、咳嗽及肺部浸润性病变为特征,可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在世界各地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此病恢复期较长,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做好预防最重要。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黄凡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注意防范!中山强降雨天气来袭
原创 16630人浏览   2024-05-19
中山: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人文之光
原创 12104人浏览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