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婷:“爱拼会赢”展风采,“玉婷妹仔”传文明
栏目:理响兴中 来源:广东宣讲 发布:2025-09-04

【前言】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爱宣讲、投身宣讲事业,“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公开征集了“我是宣讲员”心得体会,从个人角度谈宣讲工作,现在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助力擦亮“粤讲粤精彩”广东理论宣讲工作品牌,敬请关注!


“爱拼会赢”展风采
“玉婷妹仔”传文明
宣讲员:高玉婷

我要靠着一腔热血,让家乡的老菜脯不再“藏在深闺无人识”,微笑着走进千家万户。

大家好,我是宣讲员高玉婷,来自汕头市澄海区。作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菜脯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今天在这里分享三个“玉婷妹仔”的故事。

在潮汕民间,有一种被誉为“黑色的金子”的宝贝,它就是老菜脯。用简短的一句话介绍它,那就是需要经过多年自然发酵的萝卜干。老菜脯是一种自然发酵的产物,是天然的益生菌,对我们的肠胃非常的好。所以在潮汕,也有胃肠药之称,主要是通气排毒、助消化的功效,一般贮藏5年以上才可以叫做老菜脯。下面,开始我的讲述。

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文成在给区级非遗传承人高玉婷传授老菜脯晒制的经验.

非遗传承创新
云端的“玉婷妹仔”闪亮登场

老菜脯承载了我很多儿时的回忆。2015年,我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跟很多年轻人一样,选择留在广州,因为我觉得这里机会多、平台大。直到2018年回家过年,有一次偶然去晒场闲逛,我看到了很扎心的一幕。整个晒场放眼过去,全都是60岁至70多岁的老龄人,现场几乎没有年轻人。当时家里人也在感叹:“你们这些年轻人要是不愿意回来做事,像老菜脯这样的传统手艺有可能会慢慢失传。”我当时就在想,当这一代人终将老去的时候,像老菜脯这样的传统手艺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真的会失传?所以最后,我回来了。

回来之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档。老一辈他们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宣传很重要。于是我们开始建档,并策划了第一本画册,紧接着建立了新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推广。我发起了一个挑战,“挑战用老菜脯做100道菜”的美食教程系列视频,现在这个系列视频已经全部完成了。同时也把年轻人的元素与传统的老菜脯进行结合,我研发了老菜脯奶茶,这款老菜脯奶茶当时推出的时候,还一度登上了汕头的网红打卡榜。我用20年老菜脯跟黑芝麻、花生结合,做成休闲零食;用36年的老菜脯跟陈皮、老香黄结合,做成固体饮料,就像咖啡一样,一条一杯,直接冲了就可以喝,满足年轻人快速便捷的消费方式。

高玉婷在拍摄“挑战用老菜脯做100道菜”的美食教程系列视频。

2024年,我很荣幸参加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的千人班和百人班的学习。在团省委、腾讯的多方助力下,我在数字化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打造了一个个人的IP账号,叫“玉婷妹仔”。

这个账号主要是以我亲身体验的方式,把我们潮汕的非遗、传统文化,还有一些家乡的文旅资源等等,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宣传出去。现在我们视频账号的全网点击量突破700万,单条视频的点击量突破100万。我希望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把我们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可“玉婷妹仔”。

投身共富乡村
屏端的“玉婷妹仔”端庄靓丽

除了做短视频,我还尝试做直播。在2024年4月份的共富乡村春游记,我开启了我的视频号首播。大家看到我骑了个小电驴带大家去逛美丽的芜半岛。我把莱芜的人文、美食、美景、非遗、酒店资源等,通过直播间的方式宣传出去,首播看量达3万。在2024年6月份共富乡村端午节的直播活动中,我播了两场,第一场带大家去看了我们潮汕赛龙舟的热闹,第二场带大家去沉浸式体验了我们30项非遗项目,两场直播场观2.9万。在2024年12月份,我也参加了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很荣幸在将近10人中脱颖而出,代表汕头冲进了总决赛。

2024年这一年的工作成果得到了高度肯定,被团省委聘请为“第三批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被澄海区文化馆推选为“非遗体验官”,被南方农村报社聘请为“真乡”平台推荐官。2025年5月,还被市委宣传部推荐参加全省第二届“粤讲粤精彩”理论宣讲比赛,与38名来自全省不同行业的参赛选手站上半决赛的舞台,用亲身经历讲述“玉婷妹仔”的动人故事。

高玉婷参加澄海区第二十五届乡村青少年文化节暨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成果发布会活动,在现场跟市民推介非遗老菜脯。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上的进步,也意识到了“即使是点滴的经验,也有可能成为帮助他人的力量”。我除了帮非遗项目拍摄短视频宣传之外,我们还帮助一些不懂互联网的非遗老师实现电商销售。

在2024年12月,我们团队到潮州市浮山镇汉塘村拍摄非遗柿饼制作技艺。当我在电话里老师沟通我想过去帮他们拍短视频做宣传的时候,他高兴极了。当我去到现场的时候,我愣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前面后面都是山,门口又是一条笔直的大马路。我问老师:“老师你的柿饼卖给谁啊?”老师笑笑的说:“就只能卖一些过路的车辆啊,我们村十几户人家做柿饼的,最年轻那个42岁。”我问他:“年轻人呢?”他打趣说:“年轻人还看不到做柿饼好。”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把制作柿饼的全流程体验了一遍,并制作成视频发布出去,我的评论区异常火爆,有粉丝留言:“喜欢吃柿饼,没有想到柿饼工艺这么复杂。”老师也跟我讲,他很羡慕别人可以在网上卖东西,但是他不懂。于是我教他去做初级农产品备案申请,帮他拍摄照片制作详情图,并将他的产品上架到我的微信小店,过年前老师给我打电话跟我说:“宣传效果很不错,今年的柿饼全部卖完了。”并邀请我明年继续加油帮他宣传。

在2024年9月份,我也开始从内容直播转变为带货直播,前后共播出14场,货盘上除了我们自己的非遗老菜脯之外,我整合了一些具有潮汕特色的产品,如汕头老字号牛肉丸,中华老字号非遗猪头粽等特色产品,我希望可以通过直播间,把我们家乡好物推出去。

高玉婷参加2024年“粤菜师傅”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在现场直播间开播,宣传非遗老菜脯,助力“百千万工程”。

赓续文明密码
末端的“玉婷妹仔”守护担当

现在的,是一名非遗传承人,也是三农博主,还是兴乡青年。如果你问我,做一名家乡文化的宣传者,难不难?我只能说,万事开头难。

我现在还得,我当时拍摄非遗块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了2个小时车到他家,在我们拍摄前闲聊的时候,老师跟我讲了一些话,至今我印象都很深刻,他跟我说:“玉婷啊,要不是看在大家都是非遗人的份上,我是不可能陪你这样玩的,前不久有一个年轻人来推门说想帮我拍一条视频,说可以帮我宣传,我直接告诉他,我不需要宣传,我们单子都做不过来,还需要你来宣传么。”当时,我特别尴尬,但我也很庆幸,只能笑笑跟老师说:“是是是,老师,是我抱您大腿了。“但我心里可开心了,因为至少他没把我扫地出门,这才开启了我非遗版块的第一条片子。一粒火种,开始慢慢燎原”,我们的宣传效果也慢慢的彰显出来,一些年长的非遗老师们也开始意识到了非遗的宣传需要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他们从一开始犹豫拒绝,到现在会主动来邀请我们参到他们的宣传工作,用数字化的力量进行非遗宣传和推广。

如果你问我,返乡这些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那一定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以前我总觉得这句话就是家长、是长辈、是老师想要让你记住的一个名人名言。但是现在,通过返乡的这几年,我由心地认可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不断地去积累完成的。

高玉婷研发老菜脯奶茶。

2018年,我回去之后,我非常积极投身于宣传工作,所以全国各地哪里有展会我都去。我希望说可以通过地推的方式把我们的非遗老莱脯宣传出去。当我满腔热血要跟大家推荐的时候,一般会面临三句话,“什么是老菜脯?”“干什么用的?”“噢,萝卜干”然后就走了,这个时候就感觉像一盆冷水浇下来。但是我没有灰,也没有放弃,因为我觉得只要有机会可以宣传,我就要把握,所以我们一直在这条路上深耕着。

近几年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有一些外地朋友会跟我说:“在你们潮汕有一种叫老菜脯的东西,黑黑的二三十年还能吃,听说对肠胃很好。”这就说明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去沉淀,等待时机的到来,总有一天会成功。

通过这几年,我深刻意识到,青年之,不仅强在于开拓创新的勇气,更在于守护文明的担当。特别是看到汕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愈发重视文化根脉的守护,我倍感振奋。汕头的文明,藏在老菜脯的醇厚里,在歌舞的豪迈中,更在侨胞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中。接下来,我会立足非遗传承人的底色,用好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的身份,一方面,深挖潮汕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密码,将这些元素融入“非遗+文明”主题,让传统文化成为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另一方面,延续“玉婷妹仔”IP的传播优势,把潮汕美食的诱人拍出来!让“爱拼会赢”的精神,与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同频共振。相信,当非遗故事与文明内涵深度融合,汕头的文明之声定会传得更远、更动人。


编辑 陈家浩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中城际最新进展!兴中站主体结构封顶
原创 23342人浏览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