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乡村来⑪ 民众街道海口新村:村民自筹50万元建美丽廊道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12-24

12月22日,记者沿着几经蜿蜒的水泥路,走进民众街道接源村海口新村,矗立在村子入口处的海口新村文化石映入眼帘,只见篮球场四周石凳、路灯配套齐全,每隔5米一株的黄花风铃木随风摇曳,置身其中让人感到平静舒适。放眼望去,两条笔挺绵延近1.6公里的美丽廊道绕村而成,其间草木林立、党建元素融合一体,相映成趣,绘就“居、游、娱、学”为一体的美丽廊道实景图。

01


昔日“脏乱差”蝶变安居乐园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是鲁迅在《故乡》里描写的景象,也是多年前海口新村的景象。居住在海口新村50年的村民冯元钊回忆,20世纪70年代的海口新村,房屋普遍由禾秆修葺而成,人家也没有几户,“到了80年代,周边村落外来人口陆续涌入海口新村。”说起2017年前的海口新村,冯元钊语调突然高亢,手不停地比画着,显得十分激动,“路又窄、生猪味道又大,粪便到处都是,提起我们村,大家都要摇头,直言‘脏、乱、差’。”

如今,走进海口新村美丽廊道,鸟语花香、人居和谐。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矗立在河涌两岸,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院中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卫生搞好了、环境美化了,邻里又团结和睦,在这里居住越来越有幸福感。”遇到村民肖英婵时,她正带着自家孙子孙女与许多村民一道在海口新村美丽廊道边的居民庭院中闲话家常,笑声不时传来,气氛很是融洽。肖英婵告诉记者,夜晚的海口新村美丽廊道上游人如织,“灯带好漂亮的,大家吃过晚饭后都出来散散步、跳跳舞,或者坐在石凳上聊聊天,人气一下就旺了,这在以前是看不见的。”

02


村民自筹50万元建美丽廊道

拓宽原有路面、清理沿河违规建筑、清除迁移杂草杂树……在村民们热情高涨的建设中,海口新村美丽廊道万象更新,“这都是我们村民自发作为、自筹资金建设出来的。”冯元钊表示,海口新村生产队无偿拿地出来建设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他也要尽一份自己的力,“筹集资金的时候,我就说‘一年没有分红,也要把钱拿来建设海口新村美丽廊道’。”在多方努力下,海口新村村民一共筹集约50万元资金,再加上约1500万元的市、镇街资金支持,海口新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休闲场所、完善配套措施、环境美化提升等方式,改变了村容村貌,让宽敞明亮的海口新村美丽廊道成为村民“居、游、娱、学”的党建文化高地。

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海口新村依托村内自然生态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以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我们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分步有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引导全村村民参与日常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美丽村庄和美丽廊道。”接源村党委书记吴盛祥介绍说,海口新村在全村范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配备卫生清洁队伍每日回收村民家门口桶内垃圾,定期清洁村主干道路、村路及河涌,完善村内沿河护栏安装工程等,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海口新村将再建一座凉亭、增加诸多路标示意图,进一步推动“四小园”建设、加紧推进农房管控……“切实调动村民相互比学、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和提高村民对家美、院美的认识,逐步实现村里有公园、家里有花园的目标,以着力巩固美丽廊道建设成果。”吴盛祥说。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图+2/见习记者 江慎诺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注意防范!中山强降雨天气来袭
原创 13780人浏览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