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上门分层救助,中山民政让救助政策更接地气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6-2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6月1日,中山市政府印发的《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实施,对中山市“双低”家庭救助政策进行又一次调整和优化。新办法完善低保及低收入家庭认定方式,加大对因病、因残、因学致困的救助家庭的救助保障力度,推动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对象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来自小榄镇低收入家庭顺叔患有肾癌,得益于新办法实施,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近期,小榄镇民政党员干部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入户与顺叔“面对面”,根据现有政策设计一套救助方案,解决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党员上门入户 用心帮扶服务

小榄镇顺祥路的一间小民房,住着55岁的顺叔和妻子二人。顺叔今年6月确诊患有肾癌,夫妻二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小榄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务局党员干部何圣棕告诉记者,顺叔并非今年才患病。2012年起,患有肾病的顺叔饱经疾病的折磨。妻子全职照料顺叔,一家的经济压力靠外嫁的女儿接济。然而由于集体分红等原因,顺叔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符合“低保家庭”的认定条件,属于低收入家庭。确诊患有肾癌后,医疗费用已累计支出7.9万元,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彷徨无助。

何圣棕详细了解了该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财产收入情况,向其详细解读了市、镇两级现有救助帮扶政策,并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经核查,顺叔家庭条件符合新实施救助政策中“低收入家庭中重病患者单独入保”的条件。从6月起,光顺叔一人就可每月收到低保金、重大疾病分类救助和污水补贴1578元。此外,根据市镇的医疗困难补助、临时救助政策,顺叔马上领取到镇级临时医疗困难救助款26400元、镇红十字会因病致困一般医疗救助20000元,以及兜底社工连接热心人士资助4000元爱心善款,基本解决了当前生活、医疗的燃眉之急。小榄镇2021年5月还经过危房排查,计划本年内对顺叔家庭进行危房改造,预计投入市镇两级财政资金不少于6万元。

顺叔一家生活的转变,仅是中山民政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个缩影。今年4月,市民政局部署实施“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要求民政社会救助系统的党员干部、党员职工和社工要主动面向辖区的双低家庭对象、特困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党员、老党员、烈士遗属等开展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摸清社区需要帮扶的对象,包括兜底保障中刚退保的对象、因病或其他意外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等。“通过面对面的走访慰问,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困难群众呼声,发现现有救助政策的不足。”中山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下半年,市民政局计划修订出台新的《中山市临时救助办法》,启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的修订工作等,继续不断健全分类分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擦亮中山的幸福底色。

开展大走访深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新的发展阶段对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守正创新,主动加压,结合民政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除了上述“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还开展了深化扶贫济困行动、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记住红色地名赓续红色基因”、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全省通办”等十八项活动。

不久前,市民政局还部署开展了“大走访、深调研、办实事、开新局”活动。市民政局领导班子从本月起将分别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双低家庭、困难高龄老人、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民政对象,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和基层部门的意见建议,深入调研,制定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建立一套防止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为困难群众解决一批烦心事。活动将持续至11月,每个调研组将每周走访不少于10户困难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组织座谈,形成若干调研报告,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钟民轩
◆图/受访者 提供
◆编辑:蓝运良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