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谋远虑 也解近忧 为民铺就小康路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1-12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名晓(右一)一行来到官埇村,走访入户慰问贫困户家庭。

干净整洁的村道、
错落有致的村居、
笑容满面的村民、
硕果累累的农产品、
走向新希望的生活……
踏入11月的封开县都平镇官埇村多了几分秋凉,但农产品丰收喜悦持续让村民精神振奋。自2016年,由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市残联组成联合扶贫工作组进驻以来,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救助和危房改造等各项帮扶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官埇村的发展面貌一天比一天好,如今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黑山羊、杏花鸡等特色养殖产业已实现100%脱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攻坚克难:
  为留守村居的村民断了穷根  

从肇庆市封开县都平镇政府驾车沿着贺江旁的450县道一路往东南驶去,不到20分钟车程便可到该镇的官埇村。刚进村口,满目青山滴翠,遍地稻穗飘香、鸡犬相闻,全村373多户、1865名村民傍山而居,恬静安逸。立冬刚过,这条北回归线上的贫困村入夜渐渐早了,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市残联联合扶贫工作队队长余丰和队员何潮财、吴乐乐这几天“争分夺秒”地入户排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随着时间临近,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成色”如何?有哪家哪户存在返贫的风险,不敢有任何疏漏。

上午10时许,冬日的暖阳温润地洒落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受坚的家门口,蔡受坚刚从山上放牛回家,泡上一杯农家茶在门前喝了起来。“刚刚卖了头牛,足以让我们家过上一个‘暖冬’了”。40多岁的蔡受坚过去在外面打工,月薪3000元-5000元不等,留下妻子照顾视力残疾的父亲和患有精神残疾的母亲。家人的一场甲状腺肿瘤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也将蔡受坚“锁”在村里。

余丰是扶贫工作组的组长也是驻村“第一书记”,刚驻村不久,他就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了一次大摸底。他发现,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依靠到外务工养活家庭,而很多贫困户都是因为家庭成员生病或老迈而不得不留在村里。“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没有产业就没有岗位,这些没法到外务工的村民怎么脱贫?”余丰说,厘清了思路,扶贫工作队迎难而上,看准了当地好山水,通过引进特色农产品,打通四好农村路,蔡受坚等一批贫困户通过饲养黄牛、杏花鸡、土鸡蛋等农产品找到了新机遇,如今33户家庭都实现脱贫。 

  产业扶贫:
   留下“会生蛋”的母鸡  

在官埇村的另一边,记者看到了一整片长得郁郁葱葱的粉蕉林,这里是扶贫工作组发展的“粉蕉种植基地”项目,一框框粉蕉在田头收割直接裝车运走。“这个基地总面积约47亩,其中有17亩的蕉树在端午节前后就出蕉了,最后一批近期陆续收割完毕。最近售价卖到2.1元/市斤的高价,村民特别开心。”官埇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谈令沛告诉记者,按照每亩150株蕉树、每棵蕉树出蕉40公斤、每公斤售价4元计算,每亩的产值就有2.4万,比起过去靠种植水稻有奔头多了。

“农民脱贫了,但村集体不能没有收入,不然公共设施的改造、公益性项目的支出就没有来源。”余丰说,这个粉蕉项目的创新性在于,它已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补充的村里的公益性项目支出和脱贫项目开支的重要源头,被村民们比喻为能生蛋的“母鸡”项目。村民告诉记者,余丰为他们引进的这一“粉蕉种植基地”可谓一举四得,“村集体帮忙整合连片农地统一租给粉蕉项目承包商,承包商定期付给村民一次地租;第二,承包商聘请当地的村民护理耕作,我们可以收获一次代耕收入;承包商还将项目利润的12%返还给村集体,作为集体经济收入;看到粉蕉能赚钱,如今已经有几个村民也凑热闹一起种了起来。”事实上,这只是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其中一个方式。近年来,除了粉蕉种植基地外,官埇村还有铺位收租、山林地出租等10余项村集体资产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由帮扶前的年均不足2万元达到了24万元/年,实现增长12倍。 


扶贫工作队联系基金为当地村民修了四好农村路,村民特地送上锦旗。

  谋更长远:
  教育扶贫、大病帮扶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就在不久前,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名晓一行也来到官埇村,走访入户慰问贫困户家庭,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所思、所盼,心贴心地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现状。得悉贫困户蔡锡枝三个孩子也都学有所成:其中一个孩子已毕业从事医务工作,一个孩子在进修平面设计专业,还有一个孩子刚刚考上封开一中。沈名晓勉励蔡锡枝继续努力,坚定对脱贫后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火的信心与决心,用勤劳的双手创业摆脱困境。

余丰说,过去常说扶贫先扶志,如今在知识经济时代,扶贫还得先扶智。“沈名晓局长慰问的贫困户就是靠孩子用功读书,走上小康路的代表户。”余丰表示,扶贫工作组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一是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官埇村制定了助学帮教的标准,对专科以上的学历的学生给予每年7000元的补助;高中、高职、初中学生给予每年3000元的补助,不让村里的孩子因贫失学,为家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二是分别面向青年和在读小学生修建了农村书屋和校园公益书屋,让书香随着扶贫工作队飘进农民家。

据悉,2018年、2019年,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中山市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项目组先后发起了“农村书屋”和校园公益书屋筹建。

当地村小校长谈国基告诉记者,如今依靠中山市慈善总会筹建的校园阅读室,学校为学生开展每周2堂的阅读课,受到孩子们的欢迎。500多本课外书学生们珍之重之,其中有一个就读4年级的学生小宁十分懂事,小小年纪便已学会了做饭、洗衣、下田干农活、照顾弟妹起居……劳作后,她平时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阅读,最喜欢的那本书她已先后读了三遍了。

余丰补充说,除了教育扶贫让下一代读书致富扫除障碍,市民政局牢记“民政为民”情怀,通过实施特色的大病帮扶、危房改造等兜底民生措施,还联合市残联为村里的54名残疾人申请了残疾人证,每月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切断贫困村民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残致贫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奔小康路上唱起幸福歌。


◆文/图 徐钧钻 钟民轩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