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搭建可信赖捐赠平台,助推中山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9-01


今年6月,中山市教育帮扶中心(刘蓉蓉教育帮扶中心)挂牌成立。 王云 摄

距离病发已有半年多,神湾镇支出型医疗救助对象古月(化名)依然难以面对当时的意外。今年1月,因主动脉夹层、十二指肠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等疾病,49岁的古月突发胸痛,紧急送医院抢救,断断续续治疗近6个月,生命是抢救过来,身体也逐渐康复,但是治疗费用高达61万(个人缴费部分31万余元)让每月只有4千元收入的夫妻俩愁煞不已。正当其时,他来到市慈善总会和大病困难帮扶中心,通过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两次慈善救助,本人最终只需负担0.96万元。


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慰问古月(化名)夫妇,勉励他坚强面对生活。 受访者供图

9月5日是我国第五个中华慈善日,市民政局表示,近年来,该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积极打造起“三大困难帮扶中心”,撬动社会慈善力量作为社会救助的有力补充,困难家庭的看病、住房、教育“三难”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逐步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市慈善总会更通过打造三大慈善平台,搭建起人人可信赖、人人易参与的慈善平台,微基金、微心愿、“博爱100”等参与方式已然成为每个中山人随手的慈善习惯,点点爱心汇聚成磅礴的公益力量。 

  打造三大帮扶中心  
  为困难群众播“及时雨”送“雪中炭”
 

人有霎时之祸福,市民政局在长期深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市困难群众有一大部分人面临着因病致困问题。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这一问题,2018,他们创新性地成立了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

据悉,该中心是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依托市慈善总会完美慈善帮扶基金,该中心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运作模式,在中山已经运作了两年多,帮助了一大批接受了政府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后,自付自费仍存在困难的群众,受到了央媒、省媒等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共发放帮扶资金1351万元,救助5378人次。其中今年1-7月份,共发放专项救助金238万元,救助1137人次,今年6月,第十七届(2020)中国慈善榜在北京发布,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中山市完美慈善帮扶中心)还被授予年度十大慈善项目称号。

中山市大病困难帮扶中心的成功运作,参考同样的模式,今年6月,中山市教育帮扶中心(刘蓉蓉教育帮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当天参与成立仪式的沙溪镇困难家庭大学生小津(化名)形容自己就像放下了一块心头大石。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今年通过链接慈善资源,在教育部门扶困助学制度基础上,建立起市镇联动的教育帮扶制度,破解困难家庭的读书难题。像小津这样的困难家庭大学生将有望通过镇区级助学金、帮扶中心助学金、教育部门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等渠道,共获得不低于8000元/学年的助学金。而困难家庭学生在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则每学年可在享受政府扶困助学待遇基础上,分别额外获得总额不低于1000元、3000元的助学金。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的前身——“刘蓉蓉慈育助学基金”已开展4年,合计捐助350多万元,共资助困难学子1098名。

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启枢透露,近期,我市还将成立“中山市危房改造帮扶中心”。主要对我市部分特殊困难家庭住房改造项目给予补助,破解目前仍存在的改造难题。该中心将在政府财政历年投入近2亿元改造3443套危房的基础上,计划募集投入慈善资金约100万元,帮扶特困家庭改造住房20套。

随着三大困难帮扶中心的搭建及其运作,将更好地助力我市完善多层次救助体系,持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搭建三大慈善平台  
  凝聚人人慈善的“众能量
” 

众人的困难众人帮,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成熟,国内涌现一批网络众筹的募捐平台。而这些募捐平台受制于一些发布信息者的诚信问题、长臂监管、到账手续繁琐等原因,不时传出诈捐、骗捐等新闻,“吓跑”一些有爱心的人。如何搭建起人人可信赖、人人轻松参与的慈善平台?近年来,市慈善总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关部署,在市民政局领导下,认真学习好、宣传好和贯彻好《慈善法》,切实做到依法行善、依法治会、以法促善,通过搭建微基金、微心愿、“博爱100”公益创投三大平台,有效地凝聚了一批又一批中山人的点滴爱心。目前,3大平台捐款捐物十分踊跃,已然成为了市民有效奉献爱心、参与社会救助的重要方式。

近日,市慈善总会博爱商城的官方网页发布了一个“微心愿”,来自南区北溪社区83岁的梁叔是一名孤寡独居老人,政府已帮助梁叔申请了助洁服务,社工、志愿者隔三岔五就去探望,平时生活勉强过得去。可为了便于起居,近日梁叔从二楼搬到一楼,当社工了解到梁叔一楼的卧室比较窄小,二楼的木制床较大并且比较破旧无法拆装到一楼时,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将微心愿发布在博爱商城——南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捐赠1.2米实木床(带床垫)一张,以满足梁叔生活所需。通过爱心人士的捐赠,物资由志愿者配送并安装到梁叔的家中,梁叔喜出望外、充满感激。记者了解到,这只是“微心愿”平台一个暖心故事。事实上,自2017年3月以来,我市以市社会捐助接收站(博爱商城)为中心,各镇区捐助物资接收分站点为网点,通过“互联网+慈善”新模式,系统收集并线上发布困难群众“微心愿”需求,引导热心市民参与线下对接捐赠,有序开展社会捐助物资接收和供需对接,截至今年8月20日,共有2378人次参与捐赠,接收捐赠物106088件,折合价值约342万元,发放物资102474件,受惠的困难群众达53868人次,有效地改善一批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微心愿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暂时的物资困难,“微基金”平台在筹集爱心资金方面的成绩则更为显著。据介绍,该平台主要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多年来积累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引导社会个人(家庭)和单位(团体)通过挂靠的方式,规范合法地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推进慈善事业的全民参与。

2017年6月,市慈善总会正式启动“微基金”微捐赠项目,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善的便捷平台,至2020年7月31日,已成立微基金62个,通过微基金上线的慈善项目529个,有141480人参与捐赠,募集善款2318万多元。如今通过点击“慈善中山”公众号中,在微基金栏目可以查阅到“西区公益慈善微基金”“益群社工助老微基金”“中山扶贫基金”等,每个微基金的发起人及其运作的慈善项目收支情况一目了然,项目的每一笔收支明细精确到小数点2位,有的项目爱心捐款虽小却捐款者众。通过市慈善总会打造的“玻璃口袋”真正实现了集腋成裘。

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启枢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微基金”捐赠平台品牌效应,拓宽慈善捐赠覆盖面,今年市民政局将在现有慈善中山微信平台基础上,继续拓展开发市慈善总会“微基金”众筹帮扶平台,打造中山版的“轻松筹”,帮扶对象以三大救助中心的对象为基础,社工、义工、基层民政干部主动排查发现为补充,通过“微”捐赠功能,面向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为特殊困难群众进行慈善筹款。以市慈善总会的官方权威、民政部门的真实个案、捐赠资金的100%拨付、募捐项目的公开透明为亮点,全力将市慈善总会微基金众筹帮扶平台打造为中山慈善的品牌项目。

而在中山走过了7年的“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今年也有新亮点。据悉,该项目曾推动了中山在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七届“博爱100”先后动员了2694个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参加申报,共征集9552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评选优胜项目4076个,投入种子资金3243.6万元,撬动部门配资和社会捐助的总资金6619.1万元,凝聚了30万人次参与社会共治,开展逾3.5万次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330万人次。

今年,中山将进一步完善“博爱100”公益项目孵化平台,通过方案引导、资金倾斜、效益评估等多方面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以实施社会救助、扶危济困、扶残助残,养老服务等公益慈善项目为主,带动更多社会资源点对点地投向民生公益服务,助力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向纵深发展。


◆文/徐钧钻 钟民轩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