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观察|百万异地务工人员筑梦中山
栏目:中山人社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吴森豪 发布:2024-03-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近日,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隆重表彰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和异地务工人员工作先进集体,向优秀异地务工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一次性奖金,向先进集体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

其中,中山共4名异地务工人员和2个集体上榜。他们之中,有在中山习得一身厨艺,加入传承队列的“粤菜师傅”;有在中山找到发展方向,不断获得职业荣誉感的“家政能手”;也有在中山为绿美建设发光光热的环卫工人;还有在中山守护万家灯火、社会平安稳定的保安人员……

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职业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中山都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找到了幸福感与获得感。

中山4名异地务工人员、2个集体获评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异地务工人员工作先进集体。通讯员供图

人员的流向,是社会活力最重要的表征。正如今年春节伊始,就有超147万异地务工人员为中山投下“信任票”,节后返岗回流较往年同期提速9.78%,新流入中山的就业人员近20万。正是这一票又一票的信任,带来了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中山稳定就业大局,落实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满满的奋进力量。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山始终秉持着“来了就是中山人”的理念敞开双手拥抱每一位异地务工人员,并通过不断完善的各项措施,让异地务工人员感受到中山的友好,帮助他们把心安下来、把根扎在中山。

架起桥梁助力“进得来” 

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同样也是异地务工人员第一大省。深处广东腹地的中山,作为以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的城市,“人”是它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如何让异地务工人员“进得来”?中山用多个“首趟”和上百场招聘会给出了答案。

“我就是广西人,我已经来中山十六年了,我非常喜欢中山,我已经把家人都接来中山了,小孩也在这里读书,我这次到广西,就是想把更多的广西老乡吸引来中山工作生活。”广西籍招聘专员施小芳开心地说道。

早在今年1月24日,春运前2天,中山首趟跨省“抢”才专车“逆向出发”,10家重点制造业企业以及3家人力资源机构奔赴我市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广西“探亲”,招引新员工的同时走访慰问老员工,让企业、机构“走进大山”,带员工“走进中山”。

今年1月,中山首趟跨省“抢”才专车“逆向出发”,前往广西。记者 黄艺杰 摄

2月12日,全省首趟返岗“抢才”专车载着51名“00后”技能人才抵达中山TCL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实现“点对点”接返“厂门口”。

“‘点对点’直达非常方便!我学机电方向专业,与TCL的工作机会非常对口,今年是我第二次来中山实习,这是一个宝贵的就业机会。”广西梧州市梧州职业学院彭家勇说。

今年2月,全省首趟返岗“抢才”专车抵达中山。见习记者 颜子怡 摄

“首趟”并非只在今年。通过连年实施的“春暖中山·人社有情”专项行动,去年、前年,中山都在全省率先发出首趟返岗专车、专机,让一批批异地务工人员如期归返,既暖了工人心,又解了企业“渴”。

“进得来”的标准不仅仅是能来,更为重要的是能有工作让异地务工人员在这里稳定下来。依托“春暖中山·人社有情”专项行动,中山人社部门已累计组织130家次企业在云南、广西、贵州发布近3万个岗位需求。

同时,中山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依托“市-镇-村”三级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推动全市各镇街举办上百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服务超1000家次“新十大舰队”企业,发布优质岗位上万个,让异地务工人员告别“求职山高路远”,实现就业在“咫尺”。
 

技能红利助力“立得住”

2024年,中山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喊出了“无创新,不中山”的口号。创新靠什么?答案是人才。

千工易寻,一技难求。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让中山迎来了历史性机遇。承接珠江口东岸的高端要素转移,中山需要为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高素质技能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东首批19名首席技师之一——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 张延杰正在杏仁饼生产产线检查(资料图片)。记者 黄艺杰 摄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山进一步放宽人才入户条件——符合规定的大专学历人员、持中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均可入户,同时深入实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让在岗位有突出业绩和成果的异地务工人员,不唯学历、职称,通过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成为城市、产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仅2023年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4万人次,以职业资格证书入户的占比超72%。

中山选手参加技能大赛中的工业控制项目竞赛(资料图片)。记者 文智诚 摄

“‘粤菜师傅’工程的深入实施让我有机会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获得的荣誉积分让我孩子实现了积分入学,我早就深度融入了这座城市,中山就是我的家。”2024年“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称号获得者、中国烹饪名师、广东省烹饪大师张发妙说。

通过推动“技能型”就业,来实现务工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越来越多的异地务工人员从一名一线员工成长为技能人才,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心骨”。截至目前,中山技能人才总量已超76.5万,高技能人才占比34.77%,全市技能人才总量排名珠三角地级市第三。

优质服务助力“扎得稳”

异地务工人员在城市“扎得稳”,生活有幸福感、对城市有归属感,说到底来自一座城市的种种诚意之举。

“有机会的话,我要去中山工作!”听完中山企业的轮番介绍,广西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罗宇航说。年后,一批与中山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订单班”技术、技能人才就乘坐着返岗专车,来到中山工作。

众多学生意向毕业后留在中山就业。(资料图片)记者 黄艺杰 摄 

正是本次异地务工人员工作先进集体之一——中山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组织企业赴广西、云南、贵州等劳务大省开展宣讲和招聘,吸引了更多务工人员来中山乐业安居。通过实施“点对点”专车接返员工、升级出台“用工保障六条”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就业服务,中山赢得了广大异地务工人员的点赞,让异地务工人员与城市同频共振、携手并进。

“工作有技能培训帮忙适应上手,孩子有暑托班帮忙免费托管,我自己还有五险一金保障,真的很好。”三胎宝妈宋海雁是贵州人,生完孩子后的多年里,她都难以找到一份兼顾带孩子的工作,但自从入职了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妈妈岗”后,随着工作的稳定,宋海雁已经在港口镇买房落户。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妈妈岗”员工正在作业。(资料图片)记者 黄艺杰 摄

从“妈妈岗”升级到“妈妈岗”2.0版本,通过打造柔性管理、弹性工作的灵活用工模式,对于带着小孩一起来到中山的务工家庭,可以实现同时兼顾工作和照顾家庭,让异地务工人员安下心来,最终扎根定居在中山。目前,累计备案企业482家,备案岗位超2.1万个,带动妇女就业近5000人,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近1200万元。

此外,待遇无差异化,也是异地务工人员安心发展的“定心丸”。多年来,中山不断探索创新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异地工人员参保后,享受同等的社保待遇,逐渐从“临时性流入”转向“稳定性融入”。

同时,中山全面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劳动者等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八类特定新业态人员可参加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既拓宽异地务工人员的就业渠道,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