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在中山④|张发妙:全能“粤菜师傅”,无私授人以技
栏目:中山人社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江慎诺 发布:2024-02-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记者从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日前,广东省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彰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和异地务工人员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授予79人“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称号。其中,我市共有4名异地务工人员上榜,他们分别是来自大涌镇城管局环卫工人唐达(四川广元人)、中山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职员朱果成(广东韶关人)、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张发妙(广西玉林人)、中山市真情家庭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培训讲师雷群(四川眉山人)。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扎根中山的故事吧!


张发妙:全能“粤菜师傅”,无私授人以技 

“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希望自己继续不忘初心,持续为推动中山粤菜传承创新作出贡献,让更多人爱上中山、爱上中山味。”得知自己获评“全省优秀异地务工人员”荣誉称号时,张发妙连连感激中山给予的发展平台,直言这更加坚定了他扎根中山,持续擦亮中山作为全国首个“中国粤菜名城”金字招牌的决心与信心。

张发妙与其作品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1998年以前,张发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粤菜师傅”,更没有想过自己一个广西人会跑到中山传承创新粤菜。1998年,首次来到中山的张发妙,便被人潮熙攘、繁华似锦的孙文西步行街所吸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当时就觉得这里环境很好,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返乡就业碰壁后,会计专业毕业的他又回到了中山,还干起了厨师工作。

张发妙进校弘扬与传承中山粤菜文化。受访者供图

“‘食在广州,味在中山’,大家都知道中山的味道更正宗。”虽在父亲影响下烹得一手好菜,但张发妙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两地菜式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他进入了古镇国贸酒店,从杂工开始做起。杂工就是搞卫生、拉货等琐碎的工作,“一开始进去没办法做学徒,但因为太喜欢烹饪了,所以再辛苦我都咬牙坚持。为了争取学习机会,我非常勤快,赢得师傅喜欢,后面就做了学徒。”张发妙透露,做了学徒后,他更加努力学习。

当别人中午、晚上都下班回家休息时,张发妙就主动留下来学习刀工、抛锅、雕刻等技能,一直练到出色他才罢休。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虚心请教点心房、烧腊、炒锅、西餐等后厨各个部门的师傅,将每一个岗位技能都学了个遍。随后他又辗转中山优质酒楼、酒店,还拜师粤菜名厨郑耀荣学习技艺,成长为了一名全能的“粤菜师傅”。

张发妙开展粤菜培训班教学工作。受访者供图

得益于中山大力推动“粤菜师傅”工程走深走实,张发妙参与了各项技能竞赛,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他的孩子凭借着这些荣誉加分,在中山实现了积分入学。在这之中,张发妙也逐渐打响了名号,为他投身粤菜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在张发妙看来,真正的传承在于创新。在他的手中,沉香八宝乳鸽、石岐乳鸽菊花五仁月饼、刺梨酥等一个个独具中山特色而又不失新潮的美食相继诞生,面世就受到不少外来食客的喜爱。

前两年,张发妙放弃了企业的高薪工作,进入了中山市技师学院做了一名烹饪教学教师,潜心培养粤菜人才。“我学的都是很地道的技艺,不想把它弄丢,我想把它传承下去。”在课堂上,张发妙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与同学们举一反三开展食材制作。除了制作传统的石岐乳鸽、小榄脆肉鲩等中山地道菜肴,他还利用神湾菠萝、小榄菊花等中山本土食材研发了菊花汤圆、柠檬味菠萝咕噜肉等创新粤菜。

成为一名志愿者,也在张发妙的意料之外。到中山的第二年,张发妙在兴中道看见了热闹欢腾的慈善万人行活动,被博爱乐善的氛围深深打动,他也期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巡游队伍中的一员,更好感受其中之乐。“听说参与志愿服务就能参与,我就去做了志愿者,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后,一干就是这么多年。随着自己技艺的提升,又感觉可以把志愿服务和粤菜传承结合到一起。”于是,张发妙在2018年创立了中山首支特色饮食文化“东区食文化志愿服务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利用节假日带领厨师志愿者到小学、幼儿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开展各类饮食文化厨艺培训公益活动,弘扬中山传统民俗美食文化。

不仅如此,张发妙还通过中山开设“粤菜师傅”公益培训班、开展“粤菜师傅”交流工作等契机,让中山味飘进了贵州六盘水、西藏林芝、广东潮州等地,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可口的中山美食,也让他们学到了以中山粤菜为基础的烹饪技艺。

张发妙将粤菜送到西藏林芝。受访者供图

中山市技术能手、广东省烹饪专业高级工程师、2022年中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这些都是中山给我的,我早就深度融入了这座城市,这里就是我的家。”如今,张发妙一家四口都定居中山,妻子和两个孩子也都落户中山,老家村里也有不少人受他影响来到中山,进入粤菜行业工作。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