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丨专家坐镇,中山+独家直播!教你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栏目:火炬区 来源: 发布:2024-06-25

广东高考已于6月25日放榜。随后,考生们将进入紧张的志愿填报环节。如何层层透视录取规则科学填报,不浪费每一分成绩?6月25日19:30~20:30,中山+客户端“中山招考通云平台”邀请权威专家做客直播间,线上为考生、家长答疑解惑。

当晚,20.5万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数百名考生、家长向嘉宾提出个性化问题。直播结束后,中山+中山招考通云平台第一时间整理了图文、视频回顾稿件,供考生家长填报志愿时参考。

↑↑↑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物化同选”

中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高招部刘零陵老师介绍了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总体政策和最新的变化:

院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有变,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物化同选”。在医学门类中,只有“药事管理”“护理学”“助产学”三个专业允许兼招物理和历史类考生。其他医学门类专业不允许历史类考生报考;

艺体类仅在提前批本科保留“统考+校考”,其他均为“统考”平行志愿 ;

非平行志愿的仅在提前批本科的艺术院校、戏曲类院校、特殊类型招生院校,且均只有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

提前批专科,首次25所普通高校在广东省招收定向培养军士;

教育部发布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新规,支持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免试攻读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后再履约任教;

本科、专科批次均有新增招生院校。

▶做好这些规避滑档

刘零陵介绍,除了提前批的艺术院校、戏曲类院校、特殊类型招生院校等极小部分,广东省大部分都是平行志愿投档,这是对考生最有利、最大限度保证高分优录的政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一次投档,指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只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档案投档一次,如果因各种原因被所投的院校退档,考生档案就不再投档到填报的其它院校了,只能填报这个批次的征求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顺序志愿投档,即志愿优先,高分不优先。今年提前批本科的艺术院校、戏曲类院校、特殊类型招生院校都只有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原则是稳中求胜(每个考生最多只录取1次)。

针对这些情况,考生需要读懂政策、用好政策。

如何规避滑档?刘零陵还给出来具体建议。她介绍,填报高考志愿,要牢记“冲”“稳”“保”原则。其中,“保”是生命线。上了本科线的考生在本科批次一定要填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保底院校,确保不滑档 ;本科线上50分到本科线之间的考生,建议填一下专科批次的公办专科院校专业组 ;专科线的考生要在专科批次填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保底院校,确保有录取。

▶要弄清专业投档录取规则

“请务必阅读招生章程,不要只看招生简章!”直播中,刘零陵反复强调。目前,主流的专业录取规则包括“分数优先”“志愿优先”。

“分数优先”录取规则,类似平行志愿,谁的分数高,谁先挑 ,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能安排;服从调剂,就可以等其他人的志愿安排后,在还有计划的专业内进行调剂。这种规则下,建议考生把最喜欢的专业放在最前面。

“志愿优先”录取规则类似顺序志愿。具体投档时:一志愿考生排位超出计划的,只能考虑其二志愿,如二志愿,已经满了,只能考虑下一个志愿,以此类推 ;如果六个志愿均已满,那么服从调剂就在组内调剂,不服从,就退档 。这种录取规则下,建议考生把把握较大的心仪专业放在前面。

那么,填报志愿时是否要选择“服从调剂”呢?刘零陵介绍,如果院校专业组内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专业,自己的分数排位又很难保证自己会被自己填报的专业录取,那么只有三个选择:

A.选择服从调剂,做好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心理准备,努力接受甚至爱上被调剂的专业。

B.选择不服从调剂,做好本批次退档的心理准备。

C.放弃整个院校专业组,怕选择了服从调剂被调剂到自己不能接受的专业,又怕选择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只能忍痛放弃这个院校专业组。

所以,建议考生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

▶同一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怎么排序?

当考生已经选定多个院校专业组后,院校专业组的顺序应该怎么排呢?刘零陵分“冲院校专业组”和“保专业”两种情况来作了介绍。

一是冲院校专业组:尽可能填报往年投档排位比自己高的院校专业组,不浪费1分高考成绩。但她表示,这种策略是以牺牲专业选择权作为代价的,特别是压线“冲”上高分院校专业组的考生,在专业录取的时候没有任何筹码,很可能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甚至是自己不太喜欢或不太适合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建议选服从调剂)。

二是保专业:即按照选专业的思路来填报,建议考生把含有某个心仪专业的院校专业组作为重点填报对象,把录取到该心仪专业的可能性最大化。(牺牲一点排位录取到想去的专业可能性会大一点,建议选服从调剂。)

最后,她建议,不管哪种策略,一定到做好保底的院校专业组志愿的填报。

▶理性看待“冷”“热”专业

家长在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选择上,是否支持孩子报自己喜欢但相对冷门的专业,总是纠结万分。志愿填报时,对待专业改怎么选择?中山市第二中学教务处主任高飞燕作了详细介绍。

首先,认识自我,明确专业选择的基点。考生可以从涉及对自身性格、兴趣、能力、职业倾向、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等因素的深入考量。 考生可以自我追问以下问题并作答: 我对什么职业感兴趣? 我能做什么工作? 我有哪些优点? 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我擅长的科目是什么? 大学毕业后,就业、考研、还是出国深造?

其次,考生可以借助官方平台,深入了解专业的内涵。如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公众号、各院校发布的招生章程、阳光高考网等官方平台、中山招考通云平台等。切勿轻信社会上的机构或个人组织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通过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就业方向以及拟报考院校的专业实力等等方面,全方面深入了解专业内涵。

高飞燕提醒,要警惕这些误区,不要“望文生义”。如,“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类专业, 其实是一个数学类专业,主要掌握 数学分析、计算方法概率论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研究的是病理即疾病的根源、 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如何预防与治疗, 主要在科研院所、医院从事研究、 教学、实验工作 。

第三,要注意专业要求,规避报考不宜就读专业。如,留意各专业的科目要求、身体要求、性别、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

最后,建议大家理性对待“冷”“热”专业。考生和家长要摆正心态,志愿填报是一次差异化的个性化选择,而非追名逐热的利益之争 行业有周期性,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能永远热门;不盲从“热门”专业,不畏惧“冷门”专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专业选择,都不能放弃努力,要实实在在地提升自己,努力才是自己的人生底气。

直播中,高飞燕提醒考生,强烈建议大家在填报志愿时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填报志愿需要“知己”“知彼”

中山纪念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王剑中山纪念中学教务处副主任王剑介绍了2024年广东新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他总结为三个方面:1.自我定位:知已 ;2. 志愿规划:知彼 ;3. 志愿选排:逻辑。

自我定位上,他建议考生结合个人学习能力与特长、 性格与爱好、 家庭资源与社会关系以及 分数定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分数定位。同学们已经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其中有总分、有单科成绩。如我们的报考指南,有分数线和排位,那就需要考生用我们的分数用“位次法”和“分数线差法”进行转换。

做好分数定位,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志愿规划,还要知彼。考生在做志愿规划时,建议从专业、学校、城市(地域)三方面考虑。比如,专业与个人兴趣相结合、专业与就业结合分析;学校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学校可能也主校区、分校区,所以在选择时,要留意学校主校区与分校区所在的地域、办学性质和层次以及招生批次等等;地域方面,尽量选择科技文化发达城市 、经济发达城市、 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 以及省会城市。

最后是志愿选排。选和排,一定要有逻辑。填报志愿选择“冲”“保”“稳”的原则,弄清专业录取规则,比如选科要求、体检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男女比例等等。

【策划/统筹】陈浩勤 黄汉英
【采写】唐益
【摄像/图片】陈家杰
【主持】杨骐玮
【后台】沙玉兰 唐益
【导播】翟莉莉
【技术】郑星航 郑泓硕


编辑 唐益 二审 黄汉英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