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4)​中山医疗援藏,变“输血”为“造血”
栏目:视频 来源: 发布:2020-09-07

这是一张近年来西藏工布江达县的医疗成绩单:林芝市首批在县级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中心;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腔镜手术,2019年全市县级医院手术量第一;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全麻手术,2019年全市县级医院手术量第一;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项目……一个县级的医疗系统,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提升医疗技术能力的?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长、工布江达县卫健委副主任陈喜炎说,这成绩背后是两批中山援藏工作队与中山市大后方的整个医疗系统的支持。

2019年,陈喜炎走上雪域高原后,眼中看的不再是个体的患者,而是整个西藏工布江达的医疗体系。“我们派出援藏医生只是先输血,然后通过带教、进修让他们建立起自身的造血机制。更长远的是要完善医疗体系、管理制度,同时让进修的骨干医生也能成为新的一轮输血者,带动更广宽的地区。医疗援藏要从输血转为让自身造血。”


中山援藏干部陈喜炎。

一到工布江达县,他就对整个医疗系统做了“望闻问切”。到9个乡镇和10余个县职能部门了解情况,20余次对分管和联系的医疗单位深入调研。在上一批援藏工作队留下的基础上和方向上,他渐渐在有了自己的“方子”。如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改革、加强医院专科建设、协调多方资源、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等。他按照县委主要领导的要求, 组织县人民医院等人才,起草了的《工布江达县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获通过,在林芝市各县区中首个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管理不能仅靠人,还要靠制度。对有能力、肯干事的要优劳优酬,才能有积极性。”陈喜炎说。

绩效改革,是最棘手和妙微的难题。自治区各级医院经费保障机制与内地不同,主要靠中央财政支持,医护人员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得医护人员学习动力不足、水平提升缓慢。2018年县医院曾在中山医疗队援藏队的组织下试行绩效考核,但职工存在疑惑,难以推动。

西藏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内等待就诊的患者。

陈喜炎任职后,在县卫健委的领导大力支持下, 在县原有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基础上组织人员多次研究讨论,为县人民医院、藏医院确定较为科学、符合实际、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他还不断听取职工反映的意见改进,最终绩效考核改革得以执行。现在9个乡镇的卫生院也都纳入了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自治区常委、组织部长陈永奇来院视察后,评价道:“在县级能实施绩效考核,并把乡镇卫生院也列入考核范围,很不容易,值得充分肯定。”   


近几年中山在西藏工布江达医疗援藏取得多个第一

1、林芝市首批在县级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
2、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中心;
3、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腔镜手术,2019年全市县级医院手术量第一;
4、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全麻手术,2019年全市县级医院手术量第一;
5、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项目;
6、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开展输尿管镜检查;
7、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建立消化内科、内镜诊疗中心,开展胃肠镜检查及胃肠镜下相关技术(套扎术、阑尾治疗术等、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手术);
8、林芝市首个在县级医院建立制氧中心并在全县使用;
9、林芝市首个县级医院与林芝市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10、林芝市首个县级医院建设、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明显;11、西藏自治区首批建立、第一个开通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示范点。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慧
◆图+1、视频拍摄/记者 文波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