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榜样(42)曾旻雨:用影像记录疫情下的中山
栏目:视频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4-09

30多年来,从黑白到彩色,中山摄影师、“中山好人”获得者、“曾旻雨好人工作室”主持人曾旻雨坚持以影像记录历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3个多月,曾旻雨戴着口罩、持着相机、不分昼夜,走遍中山城区,记录下了疫情下中山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坚持在朋友圈每日发一图。

排队买口罩、测体温,围蔽下的老街、不停歇的美团骑手、上网课、居家清明拜祭等瞬间,都被他收录在镜头里,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是一个故事,朋友圈有读者点赞:“为民生留影像,为历史存记忆。”

用镜头记录疫情下的中山 

2月4日,曾旻雨的两幅摄影作品登上了中国新闻图片网,其中一幅是2月初在民生路一家药店拍摄的市民排队买口罩的情形,“非医用一次性口罩,零售价0.8元/个,限购2个/人”。照片上,收银台两条长长的小票单垂下来。另一幅是悬挂防疫条幅的石岐区民生社区居委会。这两张照片也被业内杂志《数码世界》收录到3月刊。

4月7日上午,曾旻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张照片记录下了疫情最吃紧时中山的历史瞬间,“影像让我们记住曾经的历史。”

作为一名纪实摄影爱好者,曾旻雨按照往常的节奏,过年前会拍摄热闹的花市、买买买的市民、张灯结彩的街道等。1月20日,疫情信息扩散,他便开始拍摄街头戴口罩的人。1月24日,中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曾旻雨来到沙岗墟花市,从下午拍摄到晚上9点多,“我看着那些花一路降价,最后甚至白送。”

蹲点守候拍摄别样疫情生活 

从1月24日以来,每天一张“石岐老街”系列的照片,是曾旻雨微信朋友圈的标配。

跟随着他的照片,几乎可以重温疫情下中山市民衣食住行、社区街道的变化。1月24日,沙岗墟花市关闭;接着镜头记录下街头的防疫标语、赶制横幅的小店、戴着口罩匆匆走过岐江桥的行人。

随着“十严”措施的实行,围闭后的社区、老街成为重要拍摄题材之一,用共享单车和警戒线封锁的观音巷、空落落的步行街、隔着围栏交谈的街坊等;他还将镜头对准疫情下的普通人,比如在香烛店门口上网课的学生、快餐店前聚集的美团骑士们、批量买菜回家的路人等。

曾旻雨的拍摄题材广泛,用脚步丈量老街,在一些地标性的地方还要蹲点多次,不论昼夜。有一天深夜11点多,他在石岐老城区蹲点拍摄时,抓拍到了一个半夜悄悄挪开护栏,推着电动车“闯关”的住户。“无论好的,还是不太文明的,都可以记录。”

在这些照片中,点赞和评论最多的是3月10日发的一张公共汽车驶过青溪路的照片,他取名为《开往春天的公交车》,收获了80多个赞和50多条评论。照片里,这条被网友誉为“中山最美林荫路”的青溪路一片青翠,暴雨后的路面光影斑驳,一辆绿色车身的公交车远远驶入镜头。“那天雨太大了,没拍到心仪的图片,还好碰上这么一刻。”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纪实摄影 

3月27日,中山“十严”措施解封后,他又去了多个地方拍摄解封前后对比照。“内街的一些饮食店早早印好了横幅,终于可以迎客;一些快递员终于可以进入居民家门口,不必兜兜转转。”他还拍摄了一系列复工复产、清明居家拜祭、人气渐旺的老街等景象。他的这些照片还相继被“中山发布”、中山日报、“石岐发布”、火炬摄影等平台采用。

网友的评论是曾旻雨拍摄的动力,网友雷先生点赞“非常时期非常景象,谢谢为我们拍摄下来”。网友毛础岳评价“不辞辛劳,用相机去记录,恰如苏东坡诗作中所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向您致敬”。黄先生点赞“为民生留影像,为历史存记忆”。

对此,曾旻雨说,“用镜头接力记录不同历史时刻的中山,这是为后代留存记忆,我会向中山老一辈摄影家路华等学习,坚持记录中山变迁,也影响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进来。”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图+2、视频拍摄/记者 文波
◆后期制作/黄艺杰
◆编辑:沙玉兰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9249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