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启 | 探秘龙门石窟艺术展:渺渺龛中愿 最抚凡人心
栏目:融媒工作室 来源: 中山日报启迪工作室 发布:2023-08-16

暑假期间,龙门石窟艺术特展在中山市博物馆展出,受到了大家的热捧。看完展览,大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为什么佛祖头顶有肉髻和螺发?为什么他们耳朵长、嘴巴小、眼睛微闭?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而建造?

龙门石窟艺术特展在中山展出。

说实话,我去看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第一次看,看的是佛造像的神情俊秀,法相庄严,线条流畅舒展。第二次看,看到的是力士和夜叉,他们怒目圆瞪,威猛勇毅,令人望而生畏。第三次看,看的是为造像留下的碑刻题记,就是在书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魏碑“龙门二十品”,作为文字工作者,似乎能一窥每尊造像背后的凡人故事。

“龙门二十品”,即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

读读其中的文字,在《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中,不足百字,记录了一位北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

“太和十九年十一月,使持节司空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请工镂石,造此弥勒像一区,愿牛橛舍於分段之乡,腾游无碍之境,若存托生,生於天上诸佛之所,若生世界妙乐自在之处,若有苦累,即令解脱三涂恶道,永绝因趣,一切众生,咸蒙斯福。”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图右)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这“牛橛”是夫人过早去世的小儿子。公元495年,掌握地方军政权力的官员丘穆陵亮的夫人尉迟夫人,为去世的儿子牛橛请工匠镂石刻造弥勒像一尊,祈愿他脱离世俗之地,飞腾游历于无碍无挂的境界。母亲的爱最无私、最纯粹,白发人送黑发人,令母亲悲痛欲绝,因此捐款造像,为之祈福祷告上苍神灵,让儿子无论是上天也好,轮回转世也罢,远离一切病患灾厄。

而在另一幅《步舆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中,造像题记仅有30个字,“太和廿年,步舆郎张元祖不幸丧亡,妻一弗为造像一区,愿令亡夫直生佛国”。

步舆郎张元祖在当时可能是一名给达官贵人抬轿之人,地位较为低微,其妻一弗氏为他造的龛也很小,是“龙门二十品”中最小的两个造像龛之一。受制于经济条件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一尊小小的佛像,看起来并不精美,甚至有些粗糙。而被挤压的扁方的字体,每一字都是斟酌再三,不敢多写,而这30个字,却是微寒家庭里,妻子对丈夫所做的唯一的爱与思念的表达。

该造像题记虽然只有寥寥30字,但却记录了微寒家庭里妻子对丈夫的爱和思念。

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开始大量建造寺庙,无论民间还是官方,各地造佛像祈福的风气盛行。一般有实力家庭都会在亲人离世后,为其造一尊佛像,并写上这样的碑文。

“龙门二十品”中有19品都来自古阳洞,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值得一提的是,这古阳洞就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冯太后足智多谋,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能。她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识地进行汉化。孝文帝拓跋宏在冯太后的抚育、培养下长大,对祖母十分孝敬。

被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无论是石窟中的北魏王族、高官和高僧,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心怀善愿,开龛造像,表达对于逝者的祷念,或对未来祈福。再看龙门石窟,它不再是冰冷的、距离遥远的历史记忆、造像艺术、世界遗产,它就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老百姓在人生重大时刻所许下的愿望,而这一个个愿望的背后,连接的是一个个平凡人的生活,以及古今相通的人间的情感经历。

当最爱的人离开人世,当人生的至暗时刻来临,这里就成为一个倾诉哀伤、寄托思念、收集愿望的地方,一个告别过去,走向未来的地方。古人来到这里,祈愿世间太平,家小安康,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无论贫穷或富贵,每个人都希望在阴晴不定中寻找一份笃定。与其说是一种功利,不如说是寻找一种相信的勇气,相信苦难总会过去,相信善良的人会被护佑,因为只有相信,你才能穿越黑暗,走向未来。

 

【文案/主持】冷启迪

【视频】刘万杰 孙俊军

【剪辑/图片】刘万杰

【封面设计】蔡文强


见习编辑  甘颖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