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馆丨给“神兽”准备的春节“食粮”
栏目:书香中山 来源: 发布:2022-01-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春节,一年中唯一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节日,也是礼俗最多、最为热闹的节日。趁此假期,不妨来一场关于春节文化的亲子共读,通过绘本了解中国各地过年民俗,感受节日背后的情感寄托与文化渊源。近期,我在中山本地书店发现以下书籍,在此推荐给神兽在家的你。



本期主题:
当“年”遇见绘本
领读者: 米朵


米朵:保持童心,学做小孩~

身为中国人,你不可能不知道春节,
但你对春节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古诗词里的博物课:热热闹闹过佳节》一书虽说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知识科普书。身为大人的我看了,感觉也挺涨知识。

该书紧扣部编版教材,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这5个节日,选取了21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以及3幅同节日息息相关的古代名画,从“博物”视角深度剖析藏在古诗词以及古画中的博物知识,涉及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文人典故、天文地理等。通过故事与图画,我们穿越回古人的时代,增加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比如,由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引出了爆竹的传说和构成,以及贴春联、饮屠苏酒的民俗文化;相应的古画,又让我们对古人如何过春节有了直观的印象。由于作者是画家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书籍的版式设计和知识性的插图给读者呈现清晰的指引与明快的视觉传达,让我们对各类知识点一目了然。

印象中的春节,总是少不了“吃”。但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又各有侧重。这不,虽然丰子恺先生也算南方人,看他在《过年》中描绘的江南习俗,光是年糕,就与广东这边有很大区别。绍兴人的“当家年糕”是长条的,既有红糖的也有白糖的。而他们家的年夜饭也是独一无二,主角竟然是一锅萝卜丝油豆腐——因为父亲喜吃素。

由此可见,春节并非千篇一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叫成年丰子恺记忆犹新的,还有身为小孩的他穿着礼服去拜年时被人注目的内心别扭,以及除夕夜人们提着灯笼在街上忙着讨债的场景。而此时,他家的管账先生,则不慌不忙地在烛光下一面吃圆子一面向他母亲汇报,“说到盈余,笑容满面。” 

在同名绘本中,跨页画面将屋内屋外两个世界以“上帝视角”同时展现,我注意到一个在门前抱胸伫立的身影带着几许落寞,或是讨债吃了闭门羹?在回忆的文字中,丰子恺的童年是富足、幸福的,但插画师的诠释,又体现了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人间真实。

《过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我们的节日”系列绘本之一,它集合了多篇近代中国文学大家关于传统节日的美文,如丰子恺、冰心、汪曾祺、沈从文、老舍等,文字短小精悍,配以现代插画大奖得主的图画,新老联手,集中国韵味与清新童趣为一体。不少大家的文字还是第一次有了绘本版。

由于图文并非同时构思,作为配图,遇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只能以美好瞬间诠释文学意象。比如,由冰心著文的《中国的节日》绘本。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大赛金奖得主贵图子的手绘风格空灵雅致,突出了文字的意境。

它其实是冰心1924年8月7日写给三弟冰季的一封信。 冰心向小弟表达了她对节日传承的看法。“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娱乐。” 几乎每月都有适合孩子的节日,让他们从中体验乐趣,得到教化。与节日相关的传说、诗歌、美食等,都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 

当下,介绍传统节日的绘本不少,但这套系列出自文学大家之笔,文本的意味深长不容置疑。让经典绘本化,是让孩子走近文学大家的一道捷径。哪怕他们暂且只是浮光掠影,尚未触及字面下的思想。但我想,这些吸引孩子关注的绘本,犹如投入心湖的小石头,定会在幼小的心灵泛起涟漪。等其长大后再读原著,必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就像此刻,我伴孩子一起重温童年时念过的童谣,又是另一种快乐的体验。童谣看似简单,其朴素的语言其实经过了不知多少代人的锤炼打磨。它们就像妈妈的摇篮曲,天然具有抚慰孩子的音律。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蓝山主编的《童声中国·童谣》汇集了40首经典童谣,其内容分为童趣歌、游戏歌、摇篮歌、节日歌、自然歌、故事歌等,内含民俗风情、日常知识、儿童想象和情感教育等,它们与色彩明艳活泼的广东龙门农民画作相映成趣,让孩子直观感受民间艺术的瑰丽,通过书中二维码还能听见音乐伴奏的童谣朗读,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其中的《大年初一扭一扭》,就将腊八以后,从农历二十三到大年初一时北方人如何准备过年的习俗传授给下一代。

童谣对孩子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比如,关于“坚毅”,《小鲤鱼跳龙门》只是描述它反复的尝试:“跳一次,差一尺,跳两次,差一寸,跳三次,差一分,四次五次不歇气儿,终于跳过大龙门。” 《墙头草》中,仅用 “枯了不能当柴烧”亮出批判态度。民间语言活泼生动。童谣中有儿童们熟悉的游戏,对大自然的天真想象,也常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月亮走》中:“竹蒌里面两个蛋,拿给娃娃下稀饭。”《种西瓜》里,孩子辛苦种下西瓜,爸妈吃了说好,“乐得小孩儿噔噔跳。”

我们总以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许多,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同样深沉。说起春节,我总会想到绘本《团圆》中那一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父母送给孩子的好运硬币,从孩子的手心,到爸爸的手心,带着体温的它无声传递着父女之间的牵挂。这本经典绘本现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珍藏。每次翻到这一页,不知你是否也会和我一样,感觉鼻子一酸。尽管我们已将它读过不知多少遍。

我想,《团圆》之所以能给人如此悠长的心灵震撼,正是由于它呈现的一点遗憾:对小女孩而言,一家人的团圆时光如此短暂,而思念却那么长。正如作者朱成梁所言:“团聚、分别;在团聚、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对每一个奔赴在春运路上的人而言,团圆即是他们的企盼,也是春节精神之所在。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在春节团圆。

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说“年”是一头吃人的恶兽。过年习俗也是从人们如何战胜“年”开始的。熊亮的绘本《小年兽》对此作了故事新编,把“年”塑造成由孤独感聚集而成的怪兽,它会抓住那些孤独的人,钻进内心,吞噬他们。孤独的年其实是孤独者的心象映射,是另一个自己。而要从孤独中解脱,我们首先需要敞开怀抱,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哪怕一个人,也要好好关爱自己。年,这可怕的怪兽便顿时红了脸,犹如一个可爱的孩子。

古人供给我们这许多美好的材料,
叫我们有最高尚的娱乐,
如我们仍不知领略享受,
真是太对不起了! 
—冰心


◆文+/ 米朵
◆图+10/ 廖薇 翻拍自相关绘本
◆鸣谢/中山市阅读促进会、星求索书苑
◆编辑:廖薇 
◆二审:孙俊军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2853人浏览   2024-05-15
GD to host wonderful activities in ZS this weekend
原创 11047人浏览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