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山市各学校师生迎来假期结束的返校首日。记者从多所学校获悉,为迎接师生假期后平安返校,中山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在假期中,已积极开展多轮防蚊灭蚊消杀工作,并向家长推送返校健康提示,提醒家长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等。
10月9日,记者走访了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中部、中山市技师学院,了解中山学校的疫情防控亮点做法。
市侨中初中部:
启动“两热”防控网格
10月9日,记者在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中部看到,该校物业管理人员正背着喷雾器,对学生宿舍、学校的绿化带区域等开展灭蚊消杀工作。

假期结束,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中部共有2500多名学子返校。为迎接师生返校,学校在假期结束前,已连续多日开展消杀工作,并在国庆假期期间组织100多名党员、志愿者、教师和行政人员,对校内所有楼栋的顶楼开展排查。学校还在饭堂、教学楼等区域加装灭蚊灯,定期疏通下水道、填平低洼地带、检查天台、花台,对景观水池投放灭蚊幼药剂等,确保无蚊虫孳生隐患。
“为确保消杀效果最大化,学校还主动与学校周边的桂园等社区对接,同步开展蚊虫消杀工作。”中山市华侨中学副校长朱爱东介绍。

该校重视家校联动联动,通过《假期返校通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告知家长防控要求,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两热”症状,须立即就医,待身体康复且符合返校条件后,经校医批准方可返校。
在校期间,校医室每日开展晨午检,通过班主任收集师生健康状况。学生们返校进入宿舍后,学校提醒学生立即检查蚊帐是否完好、每日清理宿舍内积水,杜绝蚊虫孳生。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阴暗处逗留;课间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驱蚊液,必要时补涂。
该校还启动了校长统筹、多部门协同的“两热”防控网格。学校各年级、班主任落实师生个人层面的防控管理,每日排查教室积水、每周组织30分钟大扫除,各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评比。年级老师组织学生清理窗台盆栽托盘、废旧文具等易积水物品;宿舍和饭堂等组织员工每天早晚排查阳台、卫生间积水。
中山市技师学院:
采用“专业消杀+自主消杀”的模式
10月9日下午4时许,伴随着烟雾灭蚊机的轰鸣,浓白的消毒烟雾从中山市技师学院的多处下水道口喷涌而出,这是该学院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防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具体举措之一。面对学生集中返校的疫情防控关键节点,该校通过一系列周密部署与扎实行动,为近12000名师生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安全防线。

“国庆假期,我们对学院及周边的室内外区域进行了无死角的消杀。”中山市技师学院总务处主任高迅介绍,学院一方面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消杀公司对两个校区同步开展3次集中作业,一方面提前专项采购一批灭蚊药物和设备,由学院总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和学校物业人员等校内力量在其余时间补位,“但我们学院每位老师都掌握这项技能,确保有需要时人人都能自如应对。”高迅介绍,自基孔肯雅热疫情出现以来,该学院已针对教职人员开展多次规范灭蚊消杀相关培训,市卫生健康局专业人员也曾到校指导教学。
“专业消杀+自主消杀”的模式,织密了该学院的防护网,实现东北两校区全覆盖。国庆期间,该学院对办公室、教室、实训室、学生宿舍、报告厅等室内场所均进行了清理。户外区域则重点针对绿化带、卫生死角开展整治行动,并及时清理积水,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环境。
除了专业消杀,发动师生力量共同参与是该学院防控工作的另一大特色。
10月2日,该学院党委号召教职工返回位于黄圃镇的北校区,对校区围墙外杂草丛生、易积水的交界地带进行集中清理。
此次行动得到了该学院教职工和校区工程承建单位中铁一局的积极响应,共有超过200人参与。10月8日学生返校前,该学院再次发出号召,近百名教师提前返校,对各自负责的场所进行了新一轮的排查与清理。
每周一下午是中山市技师学院固定的全校爱国卫生大扫除时间。但因为国庆假期较长,该学院特意在9日下午增设了一次大扫除。“虽然我们假期里已经进行了多轮专业消杀,但师生亲手参与的清洁更有温度,也更能培养大家维护校园环境的主人翁意识,”高迅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常态化的机制,将爱国卫生运动内化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行动。
“人海战术”之外,该学院还注重“物防”与“技防”的投入。早在9月中旬,该学院就已在学生宿舍、饭堂一楼、学生活动频繁的路口等安装了一批灭蚊灯。国庆期间,学院在定期投放倍硫磷灭蚊的基础上,为下水道加装了防蚊拦网。
放假前,该学院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主题班会、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返校前夕,该学院于10月6日、7日组织开展对师生的出行与健康情况普查。“我们与疾控部门保持着密切沟通,”高迅说,“对于有相关地区旅居史或家庭成员有确诊情况的,我们严格依据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意见处理。目前无异常症状者均可正常返校,同时我们校医室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上报发热病例,持续监测潜在风险。”
高迅表示,中山市技师学院将继续严格按照市防疫指挥部的部署,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和加强防控措施,“我们将不遗余力,持续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洁净的学习生活环境。”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