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市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张洁莹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复工复产的有关举措。
张洁莹表示,企业在节后的复工复产历来是事故易发、突发和高发期。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的春节假期延长了,在复产复工后,部分从业人员虽然返回岗位,但仍处于节日放松状态;不少新员工进入生产一线,岗前技术培训可能出现不到位的现象;生产设备设施停用一段时间后重新启用;部分重点企业为了加班加点保障各类物资供应,超强度生产可能性加大,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各类安全风险集聚、叠加。
为切实做好复产复工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需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截止到2月27日,我市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267家中,已经复工复产的67家,加上春节期间正常生产经营的143家(包括3家汽柴油库、139家加油站和1家经营医用氧气企业),当前共有210家企业处于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占比78.7%。仍有57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因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要求比较严格,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对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部分岗位需要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所以有一些企业因为技术岗位员工未能及时到岗致使企业暂时未能复工复产。
二、服务为先,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首先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六个一”的工作指引,并发布了《致全市工贸企业负责人的一封信》,号召全市工贸企业负责人团结一心、全力以赴、严防严控、共克时艰,从企业防疫、企业安全、监管安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指引。还专门对有限空间作业、粉尘涉爆企业、涉氨制冷企业三类重点企业编制了事故警示及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指引,并发送到600多家三类重点企业。
其次市应急管理局党组班子成员采取分片包干形式,对我市176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逐家上门服务,指导企业落实复工复产“六个一”、完善复工复产安全应急处置方案、合理制定员工轮休计划,确保企业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和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企业存在的生产安全隐患,该局及时组织专家服务,通过主动电话联系、微信群解答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
三、丰富形式,开展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通过“中山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南方号以及市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宣传推文,及时推送相关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最新信息和工作动态。通过中山各大媒体、出租车LED屏幕、道路电子屏、公交车显示屏、快速公交站台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及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宣传。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该局紧急暂停全市复工复产集中式安全教育,联合有关专业机构,制作线上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方案、粉尘涉爆、机械安全、安全法律法规等18个课程,并通过“中山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免费提供给企业培训使用。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等媒介接受复工安全教育。
通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各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该局防范和化解了复产复工的安全风险,实现了我市工贸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图+/记者 黎旭升
◆编辑:沙玉兰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