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父子兵“全家总动员”传承中山博爱精神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0-02-19

【志愿日志】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自2月1日以来,每日发布《中山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日志》,据悉,截至2月18日,全市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0672个,日均4086名志愿者共7.7万人次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奉献33万小时。

特殊时期,涌现不少感人事迹。市志愿者联合会透露,连日来几乎每天都收到不少父子齐上阵、全家守护村居防疫一线的新闻和信息。“良好的家风带动下,中山人齐心抗疫,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这座志愿名城名不虚传。”市志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父子“交班”找到长大的感觉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次疫情战役中,东区小鳌溪经联社有一对父子始终坚守在联防联控岗位上,他们就是村民林国威和林钧羿。父亲林国威今年49岁,一直热心集体事业,是小鳌溪经联社的监委,在此前是经联社的两委成员,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参与其中,在村民中有很高的威望。儿子林钧羿还是一名大三在读学生,平时也很愿意为村民邻居分忧解难。

小鳌溪村口的监测点一天设立四班岗,分别是:第一班,8点至14点;第二班,14点至18点;第三班,18点至22点;第四班,22点至第二天8点。在这四班岗中,第三班和第四班最累人,第三班正值下班高峰期,监测点人手有限,往往会排起长龙。第四班岗已是深夜,但想打个盹都不可能,因为外省市人员返村,经常都会在深夜。此时,林家父子勇挑重担,主动请缨,林国威每天值第三班岗,林钧羿值第四班岗。就这样,小鳌溪村的防疫监测点上,多了一对接力作战的“父子兵”。“看到父亲如此坚持,自己在家也坐不住,每天去接过父亲的班回来,找到了终于长大成人替父亲分忧的感觉。”

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如古镇灯都应急志愿服务队18岁年龄最小的志愿者袁雄彬,每天下午前往广中江海洲出口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受同为志愿者的父亲袁卓平影响,袁雄彬高中时已加入志愿者队伍;横栏镇贴边村的吴秋荣和吴洪轩,前者是村民代表召集人后者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不同身份和责任都纷纷报名参与村居防控工作的志愿服务,程添福和程宇铿亦是这样一对“父子兵”……除了父子兵,还有港口镇人大代表梁雪珍一家大小齐齐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三乡乌石村范少新一家积极报名志愿服务,都成为了街坊邻里的佳话。

村居一线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除了父子兵、父女兵、全家总动员,还有不少年轻人因为特殊的情谊参与到守护家园的志愿服务中来。

1999年出生的小邱是石岐区一名大三的学生,他积极应征了2020年的春季征兵工作,并且顺利通过了区一级的体检。就在等候下一轮体检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小邱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他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第一时间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中,与石岐众多的志愿者一道,驰骋在抗“疫”战场上;在大涌,三位受村里资助的95后大学生主动请缨,站岗一站就要好几个小时,但他们表示,这点磨炼算不上什么。村助学基金会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最终让他们成功跨入了大学校门,现在疫情当前,作为村民,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横栏镇“生命在于运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一线工作人员发起的抗疫护“胃”行动,这几天已陆续开展了4次,队员们把亲手制作的800多份美食送到了全镇11个村(社区)、27个防控监测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博爱的中山,这些被父母带动,被群团组织、社区基层感召而走出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一代年轻人一定能将中山的博爱精神、志愿精神传承下去。”市志联相关负责人评价道。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朱德芳
◆图/ 资料图片 
◆编辑:袁凤云
◆二审:张志平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12030人浏览   2024-03-27
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原创 9370人浏览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