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天,要从清晨那一瘸一拐的身影说起……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0-02-16

“36.5度,温度正常,麻烦配合出示一下通行证。”2月13日大雨磅礴的清晨,黄桂标一瘸一拐的身影还似往常那样,准时出现在板芙镇四联村与大涌镇交界的疫情防控检查点。眼见面前这位货车司机有些面生,黄桂标又问了几个问题,了解清楚去向后方才放行。尽管打着伞,可是记者发现黄桂标两双衣袖早已被雨水浸湿,他不为意地摆了摆手:“这两天连着下雨,出入的人少了,但防疫工作要不得半点松懈,毕竟我们守护着村子家家户户的健康安全。” 

“守在一线心里才踏实”

 “村民们选择了我,就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和期待。”党员、人大代表、网格员、生产小组长、镇残疾人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身兼多重身份的黄桂标,在四联村是有口皆碑的好干部,村民有困难很乐意找他帮忙,并亲切地称他为“标叔”。

2月5日得知村里要设疫情防控检查点,黄桂标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并主动提出要去到往来车辆和行人最多的十三顷水闸路口。“水闸旁边有个河鲜市场,别小看这个地方,人最多的时候,一天下来要面对上千名消费者。”黄桂标告诉记者,防疫初期很多周边地区的居民不知道市场已经关闭,依然一窝蜂赶来购买,人流、车流汇集,他们要一边解释情况、劝散人车离开,另一边还要忙着指挥交通。

“像临时设双车道分流车辆、逐车逐人耐心劝导的措施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后面镇也加大了宣传力度,这几天专程来市场买菜的群众只有零星几个。”防疫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的黄桂标,由于走动频繁,腿脚出现不适,“酸痛在所难免,但不碍事,用手揉一揉、坐下来缓一缓就好。”

见此情形,有人建议黄桂标休息一段时间,但他都被他一一拒绝。“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刻,守在一线我心里才踏实。”黄桂标说,随着宣传工作深入人心,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很自觉佩戴口罩、接受检测,工作强度减轻了许多,少部分不愿意配合的,耐心劝解就好。

一瘸一拐入户宣传战疫情

临近中午,大雨转小雨,随着雨声渐渐安静下来,天空开始放晴。“好姨,我来看你了,顺便宣传一下村里防疫新措施,家里口罩够用吗?”雨过天晴,见检查点人员充足,出入人员稀少,黄桂标拿着一沓宣传资料,来到了患有四级残疾的村民梁带好家宣传防疫工作。

“戴着的这个口罩就是标叔送给我的,当时走遍周围的药房都买不到,我还担心不能出门买菜。”梁带好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没预料到疫情会这么严重,没有口罩也直接出门,后来经黄桂标教育,只要出门就会戴上,“标叔很有耐心,一次听不懂就讲两次,还教我们怎么分辨口罩正反面和平时应该怎么消毒。”

经常关注疫情新闻的黄桂标,对防疫宣传工作尤为重视。“时间很宝贵,疫情不等人,村民认知能力较弱,所以我们要带好头,把宣传工作精准到每家每户。”黄桂标每天早上走村落户宣传防疫知识,下午2点至晚上8点就站岗执勤。尽管十三顷村有近300户人,但黄桂标依然坚持逐户走访,脚步所到之处,既给村民留下了科学的防疫知识,也帮助村民对疫情树立正确的认识。

2016年,黄桂标当上镇人大代表后更成为残疾人的“知心大哥”。在他的帮助下,4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完成了无障碍改造;6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14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疫情不结束,一天不离岗。我作为镇人大代表、党员奋斗在一线是理所当然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就会取得胜利。”防“疫”一线上,黄桂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担当和坚守,经受住了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考验,给予了村民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希望。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见习记者 陈伟祺 通讯员 梁耀洋
◆图+3,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袁凤云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