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来自市疾控中心、火炬开发区医院、古镇人民医院、东凤人民医院、三乡医院、坦洲医院、横栏医院共15名队员组成的中山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正式出征,赶赴千里之外驰援疫情防控工作。2月12日,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护士王岩成为广东省护理组第一批、中山第一位进舱队员,他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进方舱医院后护理患者不吃不喝的10小时。↓↓
时间:2月12日
地点: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人物:中山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护士 王岩
从2月9日出发到武汉,前几日都在培训防护流程(防护好自己是重点)。我和同事欧阳文茹每天都按照方舱医院的要求练习,比如穿脱隔离衣。虽然不知道何时会安排进舱,但我们严肃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容一丝懈怠。我们是来支援的,早晚都要战斗!
9:25
上“战场”的通知来得非常突然和紧急,我有幸成为广东省护理组第一批、中山第一位进舱队员,激动!紧张!
我赶紧准备,人生第一次穿纸尿裤,我小时候都没有这待遇!充分检查所需的防护用品。穿好保暖衣、洗手衣……
因为第一次入舱,未知因素太多,所以我不敢喝水。同时第一次进去,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还没有经历过连续穿防护服六小时以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
11:25
带着忐忑不安的一颗心,我来到大堂集合。首批进入方舱医院的广东省护理组共五人,带队的是来自佛山医疗队的小组长严彩玲护士长。
12:10
我们五人护理小组到达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负责C厅B区的护理工作。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就在大名鼎鼎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对面。进舱前,选择好防护用品后,我按照前两日的练习和现场老师的指导,做好防护经现场老师们检查合格后才准许进舱。
13:00
我们的防护十分到位,准时入舱,经过了三组隔离通道才能真正进到舱内。进去时,还顺便带日用品(饮用水、药物等)给患者。
13:00—19:00
进舱后分责任区域,我负责30个病人,护理工作不难,负责测量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有特殊情况要报告医生和上级主管护士。
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轻症新冠肺炎患者,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好,主动配合我的护理工作,知道我来自广东后,都向我表示了感谢。
整个舱内的气氛十分好,舱内物资丰富,中间台面摆满牛奶、面包、方便面等食品,还设有图书角,有书籍供患者阅读。还有许多阿姨在床边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和平常医院的氛围不太一样。
工作内容并不难,但在防护服里空气稀薄,很闷热。规定的工作时间虽然只有6小时但对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呼吸困难、护目镜起雾、听不清楚等问题都挺妨碍我们工作。
而且除了护理工作,患者的生活问题我们也要协助,琐碎的事情比较多十,分忙碌。但是我们是医护人员,我们没有退路,进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19:00
时间感觉一眨眼就过去了,下班了,准备出舱了,这才是一天工作中最难的地方。
脱防护服是存在感染可能的,而且要排队进去脱,从排队到脱完出去,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
方舱医院为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安排得很好,在我脱防护服时,有专人指导帮助,确保我更安全、更快速脱下防护服出舱。
20:00
出舱时感觉浑身轻松 ,换好自己的衣服后已经八点多了。对我而言,最难忍的就是口渴,近十个小时没有喝水了。
但出舱后,不能擅自回到驻地,需要等待同班次的同事一起坐车回酒店。因为大家基本都是省内医疗队队员,耐心等待也是我要做的,无论这时,有多饿多渴。
21:00
全员集合完毕已经九点多了。返回酒店后,仍不能放松警惕,我们要按院感要求进行一系列消毒工作 ,包括进酒店门、电梯、房间,都有不同的感控要求 。
22:30
回到房间,还要消毒洗澡更换衣服 一套程序下来,真正能躺床上的时候已经到了十点半!而此时的我才刚吃所谓的晚饭。
虽然繁复,又渴又饿,但我并不嫌麻烦,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好大家。
我一边吃饭边,一边把第一天工作中的细节记录下来,第一时间分享给中山队的队友们。因为他们和我一样,没进去前都会有疑问有顾虑,我要传递信息给他们,让大家知道疫情并不是那么可怕!
加油,中山第一批援鄂医疗队!
加油,武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整理 通讯员 杨秋雨
◆/受访者提供
◆编辑:沙玉兰
◆二审:韦多加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