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对疫情心理应激反应如何应对?中山专家支招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0-02-09

面对危及生命的危机事件时,我们都可能出现恐惧害怕、担心焦虑等心理、行为反应,这些表现是正常人群的正常反应。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分析不同人群的心理反应以及相对应处理方法。

一、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

1.情绪。心理暗示性升高,情绪容易受各种传闻影响;紧张、担心、焦虑、害怕,担心病毒无处不在,怀疑自己防护不严,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对传染来源、对政府、对干预措施的抱怨、愤怒;对未来的迷茫、慌乱,对疾病得不到控制的愤怒、无助、绝望;也可能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对待家人、外人没有耐心。

2.躯体。食欲减退,恶心,对身体感觉敏感,腹部不适,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双腿乏力,头痛,胸痛,手足无措,坐立不安,总感觉心慌、胸闷;警觉性增高,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恶梦);有时出现血压升高、月经紊乱等情况。

3.行为。大量浏览微信信息,反复查看关于疫情的信息;疑病,反复比对报道的症状与自己身体出现的情况是否一致,求证是否患病;回避近距离接触,担心手被污染,过度洗手;对污名化敏感,逃离疫区的冲动和行为;与人相处容易冲动、发脾气,出现攻击性言语和行为;甚至大量饮食或厌食、长时间打游戏,饮酒、吸烟等,甚至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抢购、滥用“预防性药物”,以致产生副作用;做父母的对孩子过度担心、保护等。

4.认知。注意力不集中,想问题容易片面,总感觉自己会是比较不幸的一员;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总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出现身体各种不舒服就容易认定是感染疾病了;觉得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并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如此脆弱、难以相信他人和世界等。

二、面对疫情普通人群的心理应对

1.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虽然我们可能暂未感染肺炎,但也会有心身不良反应,这些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也可以表现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较轻时可自我调整,当反应严重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2.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面临危险产生恐慌是人类的本能,这使得我们能够积极的防御,不要否认和排斥恐慌情绪。减少恐慌的有效措施是积极的行动,比如筛选并获得确定的信息、有效的防御行动、寻找社会支持、维持正常生活等。尤其不要为了减少恐慌而瞒报疫情,这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及信息播报公信力的破坏。

3.保持正确的认知,消除对疾病的耻感。有疑似症状的人群应消除自身对疾病的耻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只是一种疾病且可防可控。不要心存侥幸或者选择逃避,及时上报并就医才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全社会也应营造出对感染者及疫区人民关心支持、不歧视、不调侃的社会氛围。将“病”和“病人”分开,病人是与疾病战斗的最重要的资源。控制疫情的措施应酌情、恰当,切勿以控制疫情为由采取过激行为。

4.提高信息过滤能力。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信息内容往往是恐慌的源头,但在危机过后很多信息都被证实是虚假信息。真实的疫情通报由国家统一部门定时定期发布,详细的各项防护技巧、专业知识普及由国家政府认可的权威专家和机构发布,相信政府所公布信息的权威性,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信息的频率。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的原因是信息过载,不断更新的信息也在不停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因为对于“恐慌”你属于易感人群,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5.主动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正规渠道主动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助人助己,在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危机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不管是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室内运动、做家务、陪伴家人孩子等,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让自己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尽量维持以往的生活节奏。

7.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当身心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时,请记得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目前网络和心理热线是比较便捷又安全的方式,可关注当地心理干预的网络平台和心理热线电话。

三、面对疫情疑似和感染人群的心理应对

(一)疑似感染人群的心理应对。

1.被隔离期间,“患得患失”怎么办?面对未知充满恐惧,各种的担心与忧虑也会出现,“患得患失”的念头席卷而来。比如,如果真的感染了病毒怎么办?我的家人什么情况?我还有没有未来?此时要尽量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或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不要总是坐着或躺着,让这些念头始终围绕在心间。

2.隔离期间,如何稳定自己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在隔离的空间内,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你也依然可能成为一个助人者,充实自己的同时,给予他人帮助也可以给你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可以打电话、发信息跟人倾诉,也可以记心情日记,都会很有帮助。理性获取权威来源的内、外部资讯,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3.隔离期间,如何减轻压力?给自己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以及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有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等,每日照做。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

4.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被隔离者”?就像新生入学、新员工入职一样,刚开始花一些时间适应新的身份,这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渐渐淡去;对于没有被隔离的邻居或同事们,也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适应,短暂的异样眼光或人际距离感的变化是避免不了的,但你不必把别人的不接纳转变成伤害自身的工具。

(二)确诊感染人群的心理应对。患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加上疾病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很容易造成恐惧、悲伤、怨愤等情绪,对疾病康复不利。除了配合治疗和注意休息,以下三个小练习可供确诊患者尝试,有助于调节心态。

1.专注在身体上感觉好的部分。你身体上肯定有感觉不好的区域,但也一定有感觉相对好的地方。你可能嗓子不舒服、头部不适,但可能手指没事、臀部感觉如常、耳朵感觉清凉等。把注意力专注在身体上感觉好的那个部位上,不论多细微,即使只是相对于其他区域感觉好些,也可以。如果专注的部位感觉不好了,就再找另一个感觉相对好的部位,让心关注在相对舒服的位置上,对调整心态有帮助。

2.想象清澈的水或蔚蓝广阔的蓝天。有些人全身感觉都不好,或者不愿意感觉身体,甚至感觉有些迷糊,已经不能专注了。这时候你可以想象置身于清澈的水边,一捧、一碗、一条小溪、一个湖面都可以,感觉水是那么的清澈、干净、透明、清凉,然后不断全心身地去想象。也可以是想象着蔚蓝、广阔的天空,像置身于内蒙古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湛蓝,微风轻拂,心灵与天空相融。如果精力不足,只想象一抹湛蓝清新的颜色也可以。尽量心无旁骛地想,或者让你的意识和这些图像合二为一。

四、近期接听疫情相关心理热线主要涉及问题:

1、担心自己感染肺炎,紧张焦虑,如来电者邻居是湖北武汉人,很快会回中山,担心被感染,很焦虑;近日上火干咳、冒冷汗,之前不定时也会冒冷汗,怕自己的肺炎;干咳去医院就诊,医生让摘口罩查看喉咙,诊室还有其他病人,担心被感染;相关工作人员近期劳累睡眠不好,担心感染有焦虑情绪,或者这几天头痛,轻微发热,担心健康问题;担心疫情失眠等。

2、不能出门,不能外出工作,在家烦闷,担心疫情;因疫情过于紧张,出现手抖、心跳加快等症状等。

3、其他问询:询问哪里可以买口罩,问询疾控中心电话,询问发热门诊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编辑:袁凤云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AI+LIFE HACKS丨The 107th Xiangshan Study Opens in ZS
原创 12057人浏览   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