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中山各个高校的师生也时刻关注疫情的进展,关注着武汉的人们,关注着中山乃至全国各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不少师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老师罗介金从年二十九开始创作了《天使之累》、《致敬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别哭妈妈去打怪兽》、《祝福》、《最美的背影》、《抗战英雄钟南山》、《仁心博爱》、《不出门》等一系列国画及书法作品表达自己对疫情的关注。
记者看到,国画《祝福》(138X76cm)表现得是我国发生疫情以来,全体医务人员团结一起奔向抗疫第一线。黄霞也是千万中一员,因为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去隔离间认不出谁,同事把她名字写在防护服背后还画了一颗爱心。罗介金说,“因为参加没硝烟的战争进去了就有可能自己命也搭上,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赞颂,我也是想表达自己对于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无限的祝福,盼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回家”。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郑元玮用了3天时间画了一幅10厘米见方的版画《送瘟神》,画面中,一个身穿防护服手拿喷雾器的医生在消灭新型冠状病毒。郑元玮率先把作品发布在朋友圈并配上一首毛主席的诗词:《送瘟神》其二。
“我比较喜欢毛主席的诗词,雄壮有力,这一首讲的是消灭血吸虫的,我觉得比较符合现在的情况。” 郑元玮告诉记者,“我比较关注我国解放前的木刻,特别是在鲁迅先生指导下的抗战时期木刻,当时我国也是面临危机,艺术家没有躲在象牙塔里,选择走上街头观察社会反映时代,把作品化为武器,与群众共渡时艰。我国现在也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我觉得只要携手同心,一定能像抗战和解放战争一样,打个胜仗。”
郑元玮老师曾经的学生张智卫创作了一幅《驰援武汉》的素描作品:满载人员和物资支援武汉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起飞的场景,作品非常写实。
张智卫介绍,除夕夜,在万家团聚之际,中国空军伊尔76战略运输机上海虹桥机场起飞,运输150位军医驰援武汉!8天后的2月2日上午,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8架伊尔-76运输机运载795名军队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这是继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之后,空军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同时出动大型运输机数量最多的一次。
“作为一名军事发烧友,一名刚退役不久的退伍士兵,这样的新闻让我热泪盈眶。”张智卫2019年毕业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名95后,虽然没有经过绘画专业训练,他还是用心完成了这幅小画,以表达内心对人民子弟兵的敬意。据介绍,这幅画是在2月4日傍晚动笔,次日凌晨两点多完工的,在接近13个小时的创作中,他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呐喊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武汉,加油!”是的,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下,一切困难都只不过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画卷的一抹颜料。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张倩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摄制+/ 张倩
◆编辑:袁凤云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