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所谓‘无聊’的家,却是很多人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这是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管护师何敏仪在2月2日凌晨4:36分发的一条朋友圈。作为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唯一定点救治医院的医生,何敏仪一直在一线担负着护理救治患者的重任。她还不是正式党员,目前是一名预备党员。可她说,“即使是预备党员,也要做好表率。“这场战斗,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考验,也请党组织对我进行考验。”
春节前,何敏仪所在科室,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大家都期待着春节的到来,希望回家团聚。但多年的经验与专业敏感度让何敏仪留意到了武汉陆续传出的各种消息。她也隐隐感觉到,感染科的医护人员这个春节可能回不了家了。她默默每天关注着来自武汉医疗前线的信息,思考并与同事探讨,假如中山有这样的患者,该如何护理、治疗,护理流程如何开展才最科学有效,院感管理如何优化等。
1月20日被指定为定点医院后,整个二院的医护人员都进入了战斗状态。何敏仪所在的感染二科已经分成了5个护理小组,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进来。
何敏仪负责培训全市各医院前来支援的同行战友,培训时间只有两天。这之后,这些新战友就要穿着防护服上一线。先进疑似患者病房,再去确诊患者病房,出入缓冲间记得穿脱防护服,甚至脱下来的防护服折叠都要有规范。
为了让战友们易于记住各种流程,何敏仪把她的工作经验整理成了流程图,发给她带教的外援队友。战友们守护患者,她要守护好战友。“要对同事们和患者负责,绝不允许因为工作的不周密造成安全隐患。守住医疗安全的红线。”
科室里所有的医疗资源她也都做到心中有数:一个体温计、一至两根留置针、一瓶手消毒液、一套吸氧装置、一条止血带、一盒手套、一部治疗车……她笑言,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每样东西摆放在什么位置。
作为护师,何敏仪接触最多的是患者。她常安慰开导那些想念家人的患者,可自己却把对家的想念默默地藏在心里。何敏仪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3岁。但这阵子,她都一直留宿在医院里,只为了能随时回到病区搭把手,让抢救下来的同事多喘口气,轻松吃上一口饭。
12岁的孩子已经慢慢懂事,他与妈妈视频的时候说:“妈妈我好想你。班上的同学知道你在二院做护士,说要给你加油,我觉得好光荣。”而3岁的孩子举着绘本,在视频那头问她“什么是爱国爱家”。虽然孩子还小,但何敏仪还是认真地告诉她:“像妈妈这样,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在岗位上工作,就是爱国爱家。”
何敏仪说,在这次疫情的救治工作中,医院里很多老党员,都冲在最前面。“像我们的医生郭炜,我们的护士长王成莉,他们都是低调的人,把工作都做在前面,肩负起党员的担当作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要靠信念和斗志,走的更远,做的更好。跟我的战友们一起作战。”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慧 通讯员 尹丹 卢鑫瑜
◆图+2/记者 陈慧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