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知产变现”高速路!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中山专场)举行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钟世坚 发布:2025-04-18

4月18日,由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中山专场)”在中山生命科学园举办。据悉,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山市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50余名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记者 王云 摄

活动中,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中山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展示中心及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展厅。通过数字化展陈和科研人员讲解,中山市在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和前沿成果清晰呈现,进一步增强参会企业对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

在政策宣讲环节,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围绕“开放许可”“先用后付”等专利转化新模式进行深度解读及经验分享,并现场演示了广东省存量专利盘活系统的操作流程。市市场监管局同步宣讲了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政策。作为活动核心环节,专利项目路演汇集来自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特赛免疫(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自主血液肿瘤创新药物发现”“嘧啶三酮类抗耐药淋球菌临床候选药物ZB-001”等5组生物医药领域专利项目亮相,并现场组织项目对接。

政策宣讲环节。记者 王云 摄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本次专场活动旨在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探索专利转移转化中的“先用后付”创新模式,释放知识产权强引擎作用,助力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山加速布局创新链与产业链,以中山生命科学园、民众原药港、深中合作创新区、国家健康基地核心园区等为载体,全力打造“湾区药谷”。通过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助力企业挖掘优质领先的专利技术,打通“知产变现”高速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新闻链接:

“先用后付”模式是专利运营领域的新型商业化策略,指技术需求方(通常为企业)无需预先支付高额许可费,即可在一定周期内先行使用专利技术进行产品研发或生产,待技术验证成功、市场收益产生后,再按协议比例向专利权人(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支付费用。


编辑 陈雪琴 二审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